㓡
刂部8画左右结构U+34E1
外语翻译
- (same as 弣) the middle part of a bow; the handle of a bow, try to dig and get something with a knif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俯九切,音否。《說文》:刀握也。
又,《廣韻》:斐父切,音撫 —— 同「弣」。
注解
〔㓡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刀部。
〔㓡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fǔ、fǒ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缶、刂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方九切頁碼第134頁,第12字續丁孫
㓡
異體𠛺
刀握也。从刀缶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付醜反頁碼第348頁,第1行,第1字述
刀握也。從刀缶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刀把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方九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710頁,第1字許惟賢第316頁,第5字
刀握也。
段注謂握持處也。篇,韵皆云:㓡同弣。按弓把曰弣。《考工記》、《少儀》弣作拊。刀把曰㓡。《少儀》亦作拊。刀卻刃授穎。削授拊。注。穎,鐶也。拊謂把也。按穎近拊。拊近刃。故削外削内異其授。拊與㓡音相近。
从刀。缶聲。
段注方九切。三部。《玉篇》孚主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