𩓞
頁部17画左右结构U+294D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疾政切,音淨。《說文》:好貌。《廣韻》:𩓞首。
义又,《正字通》:樂工、倡優、弄人一曰𩓞,俗作淨。
又,《集韻》:疾郢切,靜上聲 —— 䫤𩓞,好貌。
注解
〔𩓞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下,康熙部首是頁部。
〔𩓞〕字拼音是jì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爭、頁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疾正切頁碼第293頁,第26字續丁孫
𩓞
好皃。从𩑋爭聲。《詩》所謂「𩓞首」。
附注鈕樹玉校錄:「今《詩・碩人》作『螓首』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七反切疾性反頁碼第734頁,第6行,第1字述
好皃。從頁爭聲。《詩》所謂𩓞首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詩》言『螓首』,此引詩以解誤,作從螓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疾正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1679頁,第2字許惟賢第736頁,第7字
好皃。
段注頭好也。
从𩑋。爭聲。
段注疾正切。十一部。
詩所謂𩓞首。
段注𩓞首當作螓首。見《衞風・碩人》。傳曰:螓首,顙廣而方。箋云:螓謂蜻蜻也。按《方言》。蟬小者謂之麥蚻有文者謂之蜻蜻。孫炎注《爾雅》引《方言》。有文者謂之螓然。則螓蜻一字也。引古罕言所謂者。假令詩作𩓞首。則徑偁詩句,不言所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