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蔿的意思解释

艹部15画上下结构U+853F

艹部

15画

12画

上下结构

AETO

TBHF

EPYU

44227

U+853F

122344335554444 横、竖、竖、撇、点、点、撇、撇、横折、横折、横折钩、点、点、点、点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wěi

基本解释

芡(一种草本植物)的茎。

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surname; place nam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 )

唐韻》:韋委切,音蘤。正韻》:於鬼切,音洧 —— 草也。

又,地名。左傳・僖二十七年》:子玉復治兵于蔿。

又,姓。潛夫論》:楚蔿氏皆芊姓也。說文》:晉大夫蔿伯。

又,于蔿,歌名,唐魯山令元德秀所作。

又,《類篇》:呼瓜切,音花。博雅》:蔿譌譁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驅爲切,音虧。揚子《方言》:楚鄭謂獪曰蔿。

又,吾禾切,音吪 —— 草名。

注解

〔蔿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蔿〕字拼音是wěi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爲

〔蔿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wěi] ⑴ 芡(一种草本植物)的茎。⑵ 姓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一下反切于鬼切頁碼23頁,第11

異體

蔿艸也。从艸爲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反切于委反頁碼86頁,第6行,第1

蔿艸也。從艸爲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一下反切于鬼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139頁,第1許惟賢60頁,第4

蔿艸也。

段注晉有士蔿。楚有蔿姓。

从艸。爲聲。

段注于委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大徐引《唐韵》于鬼切。鬼字恐誤。《左傳》蔿薳錯出。薳卽蔿字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