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鄫的意思解释

阝部14画左右结构U+912B

阝部

14画

12画

左右结构

ULJB

CANL

UDKY

87627

U+912B

43252431251152 点、撇、竖、横折、竖、点、撇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折折折钩/横撇弯钩、竖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山东省枣庄市东。

中国春秋时郑的一个附庸国,在今河南省柘城县北。

姓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国名。夏禹之后封于此,春秋时为莒所灭。其故城约在今大陆地区山东省峄县境。

2.地名。春秋时郑地,故城约位于今大陆地区河南省睢县境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古国名。周代诸侯国。夏禹之后封于此,春秋时为莒所灭。在今山东峄县。

2.古地名。春秋时郑地,在今河南睢县。∥又读“ㄘㄥˊ céng”。

3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state in today's Shandong province
  • (nom d'un ancien État féodal du Shandong)​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邑部 )

唐韻》:疾陵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慈陵切,𡘋音繒。說文》:姒姓,國在東海。春秋・僖四年》:鄫子來朝。【註】鄫國,在琅邪鄫縣。

又,鄭地。春秋・襄元年》:仲孫蔑會齊崔杼,曹人,邾人,杞人,次于鄫。【註】鄫,鄭地。在陳留襄邑縣東南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酉集下 部首:邑部 )

《春秋・僖四年》鄫子來朝。〔註〕鄫國,在琅邪鄫縣。

謹照原文四年改十四年。鄫字上增使字。註在字改今字。

注解

〔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邑部

〔鄫〕字拼音是zē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曾、⻏

〔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ēng] ⑴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山东省枣庄市东。⑵ 中国春秋时郑的一个附庸国,在今河南省柘城县北。⑶ 姓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六下反切疾陵切頁碼211頁,第17

鄫姒姓國。在東海。从邑曾聲。

附注按:金文不從邑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二反切自陵反頁碼544頁,第2行,第1

鄫姒姓國,在東海。從邑曾聲。

鍇注臣鍇按:杜預曰:「鄫,姬姓。」與《說文》同,或寫作姒,誤。琅邪鄫縣,又名鄫行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六下反切疾陵切古音第六部頁碼1190頁,第1許惟賢523頁,第2

鄫姒姓國。

段注按許書無姒字。漢碑姒作似。《左傳》。衞成公命祀夏后相。甯武子不可。曰杞鄫何事。《國語》韋注曰:杞繒二國姒姓。夏禹之後。

在東海。

段注《前志》曰:東海郡,繒故國。禹後。《後志》曰:琅邪國繒,故屬東海。今山東兖州府繹縣東八十里有故鄫城。按國名之字,《左傳》作鄫。《國語》作繒。《公羊》作鄫。《穀梁》作繒。左《釋文》於鄫首見處云亦作繒。據許則國名從邑也。漢縣名從糸。

从邑。曾聲。

段注疾陵切。六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