櫂
国语辞典解释
櫂棹
zhào详细解释
名
1.划船用的桨。
《楚辞 · 屈原 · 九歌 · 湘君》:“桂櫂兮兰枻,斲冰兮积雪。”宋 · 陆游《泛舟》诗:“水乡元不减吴松,短櫂沿洄野兴浓。”
2.借指船。
《宋史 · 卷三 · 太祖本纪》:“遂幸东水门,发战櫂东下。”
征櫂。
动
◎划船、摇船。
《后汉书 · 卷五九 · 张衡传》:“号冯夷俾清津兮,櫂龙舟以济予。”唐 · 钱起《江行无题》诗一〇〇首之一〇:“宦游难自定,来唤櫂船郎。”
两岸词典解释
櫂棹
zhào详细解释
1.《书》船桨。
桂櫂兮兰枻,斲冰兮积雪(《楚辞‧屈原‧九歌‧湘君》)。
2.《书》借指船。
遂幸东水门,发战櫂东下(《宋史‧卷三‧太祖本纪》)。
3.《书》划船;泛舟。
号冯夷俾清津兮,櫂龙舟以济予(《后汉书‧卷五十九‧张衡列传》)。
外语翻译
- oar, scull, paddle; row
- tabl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直敎切,音棹。《說文》:所以進船也。《釋名》:在旁撥水曰櫂。櫂,濯也,濯於水中也,且言使舟櫂進也。《韻會》:短曰檝,長曰櫂。《楚辭・九歌》:桂櫂兮蘭枻。
义又,《說文》或从卓㊟〔卓為車形誤。《說文》作:或从車〕,《史記》別作濯。《前漢・百官志》:上林苑有輯濯丞。【師古註】輯與楫同,濯與櫂同。
又,《類篇》:直角切,音濁 —— 樹枝直上貌。《爾雅》:梢櫂,見梢字註。
又,《集韻》:直格切,音宅。又,《五音集韻》:亭歷切,音狄 —— 義𡘋同。
义又,楚宋謂梡曰櫂。
注解
〔櫂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櫂〕字拼音是zhà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翟。
〔櫂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ào] ⑴ 同“棹”。①船槳。②借指船。③划(船);搖。㈡ [dí] ⑴ 木枝直上貌。⑵ 盂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直敎切頁碼第194頁,第23字續丁孫
櫂
異體棹
所以進舩也。从木翟聲。或从㔬。《史記》通用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