奊
大部9画半包围结构U+594A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胡結切;《韻會》:奚結切,𡘋音頡 —— 頭衺骫也。一曰無志分。賈誼〈治安策〉:奊詬亡節。
又,《集韻》:力結切,音捩 —— 奊𡔢,頭衺態。一曰多節目也。
义又,人名。齊有慶奊。
又,扶畦切,音眭 —— 傾頭作態。
又,渠龜切,音逵。《博雅》:眷奊,顧也。別又作𥸸。
注解
〔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大部。
〔奊〕字拼音是xié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夨、圭。
〔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ié] ⑴ 斜,头不正的样子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胡結切頁碼第343頁,第15字續丁孫
奊
異體𨾗
頭衺、骫奊態也。从夨圭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羊截反頁碼第836頁,第4行,第2字述
頭斜骫奊態也。從夨圭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骫音委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胡結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1973頁,第3字許惟賢第863頁,第2字
頭衺骫奊態也。
段注頭衺者,頭不正。骫奊者,頭不正之皃也。《左傳》。齊有慶奊。卽慶繩。葢以頭邪爲名。以繩直爲字。名字相應也。《賈誼傳》。奊詬無節。叚奊爲謑。
从夨。圭聲。
段注胡結切。古音在十六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