㤁
心部8画上下结构U+3901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㤁
◎同“忝”。
外语翻译
- (standard form of 忝) to disgrace; to insult, to condescend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說文》忝本字。《長箋》:从天心會意。以天求心,每自慚愧寓戒也。
注解
〔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㤁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miǎn、tiǎ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天、心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他點切頁碼第357頁,第31字續丁孫
㤁
異體忝
辱也。从心天聲。
蔣注《五經文字》:恭慕忝,此三字並從⺗,⺗音心,與心同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透點反頁碼第868頁,第1行,第1字述
辱也。從心天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他典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2057頁,第6字許惟賢第900頁,第3字
辱也。
段注《小雅・小宛》曰:無忝爾所生。傳云:忝,辱也。
从心。天聲。
段注他典切。按从天爲聲,則古音必在十二部。葢或㥏之或體耳。自《字林》讀他念切,而失其本音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