郈
阝部8画左右结构U+90C8
外语翻译
- place in Shandong province
- Ortsname (S), Hou (Eig, Fam)
- (nom de famille), Hou : lieu géographique situé dans l'Etat de Lu (dans le Shandong actuel) à l'époque des Printemps et des Automnes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胡口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很口切,𡘋音厚 —— 魯邑名。《春秋・定九年》:叔孫何忌,帥師圍郈。【註】在東平無鹽縣東南。
义又,姓。《廣韻》:魯大夫郈昭伯。後漢郈常。
又,《集韻》:胡溝切,音侯。又,《廣韻》:下遘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胡茂切,𡘋音𠋫 —— 義𡘋同。
考證
《春秋・定九年》叔孫何忌,帥師圍郈。〔註〕在東平無鹽縣東南。
謹照原文九年改十年。叔孫下增州仇仲孫四字。在東平無鹽縣東南改叔孫氏邑。
注解
〔郈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邑部。
〔郈〕字拼音是hò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后、⻏,五行属水。
〔郈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òu] ⑴ 古地名,在今中国山东省东平县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胡口切頁碼第211頁,第13字續丁孫
郈
東平無鹽鄉。从邑后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二反切下遘反頁碼第543頁,第6行,第1字述
東平無鹽鄉。是。從邑后聲。
鍇注臣鍇按:杜預言與愼同,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胡口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1188頁,第2字許惟賢第522頁,第4字
東平無鹽鄉。
段注東平國無鹽,二志同。杜預曰:故宿國。今山東東平州州東二十里有故無鹽城。《前志》曰:無鹽有郈鄉。《左傳》昭二十五年。臧會逸奔郈。杜曰:東平無鹽縣東南有郈鄉亭。《左正義》曰:此時尚爲公邑。後爲叔孫私邑。
从邑。后聲。
段注胡口切。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