䪹
頁部14画左右结构U+4AB9
外语翻译
- a large fac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敷悲切;《集韻》:攀悲切,𡘋音丕。《玉篇》:大面。
又,《集韻》:蘖皆切,音䠋 —— 義同。
又,《廣韻》:步皆切;《集韻》:薄皆切,𡘋音排 —— 曲頤貌。
又,《廣韻》:薄回切;《集韻》:蒲枚切,𡘋音裴 —— 義同。或作𩑢、䫊。
注解
〔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下,康熙部首是頁部。
〔䪹〕字拼音是pé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丕、頁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薄回切頁碼第292頁,第20字續丁孫
𩑢
曲頤也。从𩑋不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七反切步雷反頁碼第731頁,第4行,第2字述
曲頤也。從頁不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薄囬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666頁,第4字許惟賢第731頁,第4字
曲頤也。
段注曲頤者,頤曲而微向前也。《揚雄傳》顉頤。師古曰:曲頤也。按廣頤曰巸。曲頤曰𩑢。頤狀之不同也。
从𩑋。不聲。
段注薄囬切。古音在一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