䏣
月部9画左右结构U+43E3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䏣
◎同“蛆”。
外语翻译
- (same as non-classical form 蛆) maggot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七余切;《集韻》:千余切,𡘋音疽。《說文》:蠅乳肉中生蟲也。《廣韻》:蟲在肉中。《集韻》:或从虫,亦作𧐅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七慮切,音覷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䏣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jué、qù、q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且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七余切頁碼第133頁,第28字續丁孫
䏣
蠅乳肉中也。从𠕎且聲。
附注《玉篇・肉部》:「䏣,俗作蛆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且渠反頁碼第346頁,第5行,第1字述
蠅乳肉中也。從肉且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今俗作蛆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七余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707頁,第1字許惟賢第315頁,第1字
蠅乳肉中也。
段注《三蒼》曰:蠅乳肉中曰䏣。《通俗文》云:肉中蟲曰䏣。《周禮》蜡氏注。蜡,骨肉腐臭蠅蟲所蜡也。蜡讀如狙司之狙。按狙司俗作覰伺。《釋蟲》。翥醜𧇍。翥本作䘄。干據反。見《廣韵》。卽《周禮》所謂蜡。《三蒼》所謂乳肉中也。
从肉。且聲。
段注七余切。五部。作蛆者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