𩱲
鬲部30画上下结构U+29C72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以灼切;《集韻》:弋灼切,𡘋音藥。《說文》:內肉及菜湯中薄出之。
注解
〔𩱲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鬲部。
〔𩱲〕字拼音是yuè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䰜、翟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以勺切頁碼第87頁,第12字續丁孫
𩱲
內肉及菜湯中薄出之。从𩰲翟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胤略反頁碼第239頁,第7行,第1字述
内肉及菜湯中薄出之。從𩰲翟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今諸書多作瀹。《禮》注云:新春菜可瀹,故謂春祭曰禴。𩱲,渫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以勺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449頁,第1字許惟賢第202頁,第9字
内肉及菜湯中薄出之。
段注内今之納字。薄音博。迫也。納肉及菜於𩰾湯中而迫出之。今俗所謂煠也。玄應曰:江東謂㵸爲煠。煠音助甲切。𩱲今字作㵸。亦作汋。《通俗文》曰:以湯煑物曰㵸。《廣雅》曰:㵸,湯也。孫炎說夏礿之義曰:新菜可汋。
从䰜。翟聲。
段注以勺切。古音在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