𩰾
鬲部18画上下结构U+29C3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芳味切;《集韻》:方味切 —— 𡘋與沸同。《說文》:涫也。《楚辭・哀時命》:氣涫𩰾其若彼。【註】與沸同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芳未切,音費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鬲部。
〔𩰾〕字拼音是fèi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沸、鬲。
〔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fèi] ⑴ 同“沸”。①沸腾。②煮熟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芳未切頁碼第86頁,第17字續丁孫
𩰾
涫也。从鬲沸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方未反頁碼第237頁,第5行,第2字述
涫也。從鬲沸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沸也。相如《上林賦》:『湁潗鼎𩰾。』如此作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芳未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444頁,第6字許惟賢第200頁,第10字
涫也。
段注《水部》曰:涫,𩰾也今俗字涫作滚,𩰾作沸。非也。《上林賦》曰:湁潗鼎𩰾。嚴夫子《哀時命》曰:氣涫𩰾其若波。
从鬲。沸聲。
段注芳未切。十五部。按此當云從水鬲,弗聲。非畢沸字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