櫽
木部20画上下结构U+6AFD
外语翻译
- shape wood by use of heat; tool for shaping bent wood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同「檃」。
注解
〔櫽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櫽〕字拼音是yǐ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隱、朩。
〔櫽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ǐn] ⑴ 古同“檃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於謹切頁碼第191頁,第16字續丁孫
𨽌
異體檃、櫽
栝也。从木,隱省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一反切于靳反頁碼第485頁,第5行,第1字述
栝也。從木,隱省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尚書》有隠栝之也。隠,審也;栝,檢栝也。此即正邪曲之器也。荀卿子曰「隠栝之側多曲木」是也,古今皆借隱字爲之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於謹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1054頁,第3字許惟賢第464頁,第6字
桰也。
段注檃與栝互訓。檃亦作櫽。亦假借作隱。栝亦假借作括。尚書《大傳》。子贛曰:櫽栝之㫄多曲木。良醫之門多疾人。砥厲之㫄多頑鈍。《荀卿》大略篇。大山之木示諸櫽栝。櫽栝者,矯制衺曲之器也。《方言》。所以隱櫂謂之𥷃。郭云:搖樐小橛也。按櫂以索繫於𥷃而後可打。是𥷃者所以檃其櫂也。如許云矢檃弦處謂之矢栝。矢栝所以檢弦也。《般庚》。尚皆隱哉。某氏注云:相隱括共爲善政。《公羊傳》何序云:隱括使就繩墨。《孫卿》書云:劫之以勢。隱之以阨。阨而用之。得而後功之。隱皆讀爲檃。《漢・㓝法志》。隱之以勢。臣瓚注曰:秦政急峻。隱括其民於隘狹之法是也。凡古云安隱者,皆謂檃栝之而安也。俗作安穩。聲形皆變也。
從木。隱省聲。
段注於謹切。十三部。按篇,韵皆引《說文》櫽,栝也。不省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