麝
意思解释
麝
shè基本解释
①〔~鼠〕哺乳动物,毛棕黑色。生活在沼泽地带,毛皮可做衣服。
②〔~牛〕哺乳动物,体形像牛而稍小,皮下有腺体,分泌物有特殊气味。生活在北美洲的极北地区。
③哺乳动物,形状像鹿而小,无角。雄的脐部有香腺,能分泌麝香。通称“香獐子”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动物名。
麞,麞如小麋。脐有香。 翠山,其阴多旌牛麞麞。
musk deer;
2.产于中亚山地的一种小型粗腿的鹿,雄兽有值钱的麝囊,在鹿类中是唯一具有胆囊者。
麝父(雄麝);麝脐(雄麝的脐,麝香腺在此)
3.“麝香”的简称。亦泛指香气 。
麝鹿(极细的麝香粉);麝枕(香枕);麝脑(麝香精);麝酒(麝香浸制的酒)
musk;
国语辞典解释
麝
shè详细解释
名
1.动物名。哺乳纲偶蹄目鹿科。形似鹿而小,无角,尾短,善跳跃。毛黑褐色或灰褐色。雄麝犬齿细长,露出口外,腹部有香囊,能分泌香气。
2.麝香的香气。
唐 · 李商隐《无题》诗四首之一:“蜡照半笼金翡翠,麝熏微度绣芙蓉。”
两岸词典解释
麝
shè详细解释
1.哺乳动物名。体型似鹿,但较鹿小,头上无角。前肢短,后肢长,善跳跃。尾短。毛呈黑褐色或灰褐色。雄麝有獠牙,腹部有香腺,能分泌麝香,可作香料,也可入药。也作“香獐”、“獐子”。
2.麝香的简称。雄麝脐下香腺的分泌物,干燥后呈颗粒状或块状,棕色,有特殊香气。是名贵的香料和药材。
外语翻译
- musk deer
- Moschushirsche
- porte-musc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神夜切,音射。《說文》:麝如小麋,臍有香。一名射父。《爾雅・釋獸》:麝父,麕足。《字林》:小鹿有香,其足似麞,故云麕足。《字彙》:獸如小麋,身有虎豹之文,臍有香,爲人所迫,卽自投高巖,舉爪剔出其香,就縶且死,猶拱四足保其臍。故象退齒,犀退角,麝退香,皆輒掩覆,知其珍也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食亦切,音射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鹿部。
〔麝〕字拼音是shè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鹿、射,五行属金。
〔麝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è] ⑴ 〔~鼠〕哺乳动物,毛棕黑色。生活在沼泽地带,毛皮可做衣服。⑵ 〔~牛〕哺乳动物,体形像牛而稍小,皮下有腺体,分泌物有特殊气味。生活在北美洲的极北地区。⑶ 哺乳动物,形状像鹿而小,无角。雄的脐部有香腺,能分泌麝香。通称“香獐子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神夜切頁碼第327頁,第7字續丁孫
𪋧
異體麝
如小麋,臍有香。从鹿䠶聲。
附注《龍龕手鑑・鹿部》:「𪋧,同麝。」《字彙補・鹿部》:「𪋧,同麝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九反切時卸反頁碼第803頁,第3行,第2字述
如小麋,臍有香。從鹿射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:「麝父麋足。」嵇康論曰:「麝食柏而香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神夜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883頁,第5字許惟賢第823頁,第5字
如小麋。臍有香。
段注《釋獸》曰:麝父麕足。郭云:腳似麇。
从鹿。䠶聲。
段注神夜切。古音在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