待
意思解释
待
dài基本解释
①等,等候。~到。~旦。拭目以~。
②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。对~。招~。~遇。~人接物。
③将,要(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)正~出门,有人来了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彳( chì ),寺声。本义:等待,等候。
2.同本义。
待,逗也。 有待而行也。 窃待于下风。 多行不义,必自毙,子姑待之。 吾入关,秋毫不敢有所近,籍吏民,封府库,而待将军。 与其坐而待之,孰若起而拯之。 待君久不至,已去。
待年(等待长大。指女子待嫁);待贤(等候贤人);待诏(等待任职的诏令);待时(等待时机)
wait for;
3.对待。
此贤君子也,君厚待之。 古之君子,其责己也重以周,其待人也轻以约。 士别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。 荣贼并非推心待慰帅者。
宽待(宽大对待);待见(原谅);待贤(礼遇贤者)
treat; deal with;
4.招待。
相公前厅待客。
待东(以主人身分招待);待用(接待而拔用);待慢(招待不周;冷淡)
entertain;
5.需要。
不待告。
自不待言;待教(需要教育)
need;
6.要。
[金老]便待出门, 店小二拦住道:“ 金公,那里去?”
待说不说;待好(即将);待善(就要;将要)
about to; going to;
7.防备。
今城郭不完,兵甲不备,不可以待不虞。
guard against;
8.依靠。
主待农战而尊。
depand on;
9.容,让。
两位头领到大寨食息,待贫道自去赶他。 这也是个彩头,待我见去。
let; allow;
10.要是,如果。
倘或留住在家中,倒惹得孩儿们不学好了;待不收他,又撇不过柳大郎面皮。
if;
11.另见 dāi。
待
dāi基本解释
◎停留,逗留,迟延。你~一会儿再走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[口]。
2.暂时停留 。
在北京只待了一天。
stay;
3.无目的地消磨时间或在某处逗留 。
我在家里待一整天。
hang around;
4.另见 dài。
越南字释义
待
◎同“𩂠”。
国语辞典解释
待
dài详细解释
动
1.等候。
《左传 · 隐公元年》:“多行不义,必自毙,子姑待之。”《文选 · 古诗十九首 · 生年不满百》:“为乐当及时,何能待来兹。”
2.防备、抵御。
《易经 · 系辞下》:“上栋下宇,以待风雨。”《史记 · 卷七三 · 白起王翦传》:“廉颇坚壁以待秦,秦数挑战,赵兵不出。”
3.依恃、凭靠。
《商君书 · 农战》:“国待农战而安,主待农战而尊。”
4.对待、照顾。
优待、款待、招待、待客之道、待人接物。
5.将要、打算。
宋 · 辛弃疾《最高楼 · 相思苦》词:“待不饮,奈何君有恨;待痛饮,奈何吾有病。”元 · 郑光祖《倩女离魂 · 第二折》:“你道我为甚么私离绣榻,待和伊同走天涯。”
正待出外,却下起大雨来了。
助
◎置于句末或句中的语气词。相当于“啊”。
宋 · 何梦桂《沁园春 · 孔盖蜺旌》词:“问韶光九十,何如今待!”
两岸词典解释
待
dài详细解释
1.等待;等候。
期待、严阵以待、守株待兔。
2.需要。
尚待说明、不待多言、有待援助。
3.对待;招待。
优待、待客之道、待人客气、以礼相待。
4.打算;将要。
正待出门、待搭不理、待说不说。
5.姓。
外语翻译
- treat, entertain, receive; wait
- sich aufhalten, bleiben, verweilen
- rester, demeurer, traiter qqn, recevoir, accueillir, attendr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徒在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蕩亥切,𡘋音殆。《說文》:竢也。《易・繫辭》:君子藏器於身,待時而動。《禮・儒行》:儒有席上之珍,以待聘。
义又,《增韻》:遇也。《論語》:以季孟之閒待之。
义又,備禦也。〈魯語〉:率大讎。以憚小國,其誰云待之。
又,叶直里切,音峙。魏文帝〈浮海賦〉:衆帆張,羣櫂起,爭先逐進,莫適相待。
又,叶時吏切,音侍。《荀子・成相篇》:治之志後世富,君子誠之,好以待。富音沸。
又,叶徒帝切,音兌。歐陽修〈祭龍文〉:浸潤收畜,足支一歲;旱則來吿,否則當待。
又,叶杜兮切,音啼。屈原〈離騷〉:路修遠以多艱兮,騰衆軍使徑待;路不周以左轉兮,指西海以爲期。【朱註】待,徒奇反。
考證
《荀子・成相篇》治之志後世富,君子誠之,好以待。
謹照原文世改埶。
注解
〔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彳部。
〔待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dài、dā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彳、寺,五行属火。
〔待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彳( chì ),寺声。本义是等待,等候。
〔待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ài] ⑴ 等,等候⑵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⑶ 将,要(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)㈡ [dāi] ⑴ 停留,逗留,迟延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徒在切頁碼第56頁,第30字續丁孫
待
竢也。从彳寺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投在反頁碼第164頁,第4行,第2字述
竢也。從彳寺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徒在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304頁,第7字許惟賢第136頁,第12字
竢也。
段注《立部》曰:竢待也。
从彳。寺聲。
段注徒在切。一部。今人易其語曰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