𩎮
韋部15画上中下结构U+293A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羽非切;《集韻》:于非切,𡘋音韋。《說文》:衺也,从交,韋聲。
注解
〔𩏉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韋部。
〔𩏉〕字拼音是wéi,上中下结构,可拆字为亠、圍、夊。
〔𩏉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wéi] ⑴ 邪僻;不正。《説文•交部》:“𩏉,衺也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羽非切頁碼第344頁,第6字續丁孫
𩎮
異體𠆎、𩏉
衺也。从交韋聲。
附注按:此據段玉裁注本,一本楷化作「𩏉」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宇歸反頁碼第838頁,第2行,第1字述
衺也。從交韋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所謂僻違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羽非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976頁,第2字許惟賢第864頁,第2字
衺也。
段注《衣部》衺下曰:𩎮也。二篆爲轉注。《經典》叚回字爲之。《小旻》。謀猶回遹。傳曰:回,邪也。《大明》。厥德不回。傳曰:回,違也。回皆𩎮之叚借字。《小旻》言其轉注。《大明》言其叚借。故傳語不同。《大明》傳違卽𩎮字。𩎮久不行。俗乃作違。《經典》多作回。《口部》曰:回,轉也。乃回之本義。必有許書而後知回衺之本字作𩎮。桓大之本字作𡘍。僾唈之本字作旡。倘不能觀其會通。則許書徒存而巳矣。
从交。韋聲。
段注羽非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