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梱的意思解释

木部11画左右结构U+68B1

木部

11画

7画

左右结构

SLSY

DWD

FJF

46900

2749

U+68B1

12342512341 横、竖、撇、点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撇、点、横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kǔn

基本解释

门限:“外言不入于~,内言不出于~”。

古同“阃”,指国门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门槛。

使高其张释之。 《史记 · 循吏传》莫不始乎内。 《汉书 · 匡衡传》外言不入于 《礼记 · 曲礼上》

梱内(门内。指家室)

threshold;

动词

假借为“稇”。捆,束 既拾取矢梱之。——《仪礼·大射仪》梱纂组。——《淮南子·脩务》

tie up;

国语辞典解释


kǔn

详细解释

门限、门槛。

《说文解字 · 木部》:“梱,门橛也。”清 · 段玉裁 · 注:“谓当门中设木也。”《礼记 · 曲礼上》:“外言不入于梱,内言不出于梱。”《史记 · 卷一一九 · 循吏传 · 孙叔敖传》:“王必欲高车,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梱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kǔn

详细解释

门限;门槛。

梱内、石梱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doorsill; doorjamb
  • seuil de porte mobil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苦本切,音閫。說文》:門橛也。【徐曰】門兩旁挾門短限也。古者多乗車門,限必去之也。

又,《韻會》:梱,猶款也;款,扣也 —— 人物出入多扣觸之也。禮・曲禮》:外言不入于梱,內言不出于梱。或作閫。周禮・大司𡨥・軍形》〔疏〕:梱外之事,將軍裁之。

又,揚子《方言》:梱,就也。【註】梱梱,成就貌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、《正韻𡘋苦悶切,音困 —— 齊等也。儀禮・大射儀》:既拾,取矢梱之。

又,梱復,謂矢至侯不著而復反也。司射命:中離維綱,揚觸梱復,公則釋獲,衆則不與。

又,《廣韻》:牛昆切,音㑮。爾雅・釋木》:髠梱。【註】未詳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 )

《周禮・大司寇軍形疏》

謹照原文形改刑。

《司射命》中離維綱。

謹照儀禮原文,司射命改大射儀。

注解

〔梱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梱〕字拼音是kǔ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困,五行属

〔梱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kǔn] ⑴ 门限:“外言不入于~,内言不出于~”。⑵ 古同“阃”,指国门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六上反切苦本切頁碼188頁,第5

梱門橛也。从木困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一反切苦袞反頁碼472頁,第4行,第1

梱門橛也。從木困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謂門兩㫄挾門短限,今人亦謂門限,可以施其兩㫄謂之檐限。古者多乗車,故門限必去之也。古者,君命將出師曰『閫以外者,將軍制之』是也。梱猶款也,款,扣也,謂人物岀入多觸扣之也。《孟子》曰:『许行之徒梱屨而食。』謂織屨畢,必以木椎叩之,使平易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六上反切苦本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1023頁,第1許惟賢451頁,第2

梱門橜也。

段注橜下云:一曰門梱也。《門部》曰:闑,門梱也。然則門梱,門橜,闑,一物三名矣。謂當門中設木也。《釋宮》。橜謂之闑。《廣雅》。橜機闑𣏔也。𣏔同梱。《史記・孫叔敖傳》曰:楚俗好庳車。王欲下令使高之。相敎閭里使高其梱。居半歲。民悉自高其車。《史記》張釋之馮唐傳曰:閫以內者,寡人制之。閫以外者,將軍制之。《漢書》閫作闑。韋昭曰:此郭門之梱也。門中橜曰梱。鄭注《曲禮》曰:梱,門限也。與許不合。

從木。困聲。

段注苦本切。十三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