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蕨的意思解释

艹部15画上下结构U+8568

艹部

15画

12画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ADUW

TMTO

EGZR

44282

5615

6207

U+8568

122134315233534 横、竖、竖、横、撇、点、撇、横、竖折/竖弯、竖、撇、撇、横撇/横钩、撇、捺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jué

基本解释

〔~类植物〕植物的一大类,草本,很少木本,有根、茎和叶,用孢子繁殖,生长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地带,如“蕨”、“石松”等。

多年生草本植物,根茎长。嫩叶可食,根茎可制淀粉,其纤维可制绳缆,耐水。全株入药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蕨菜。

,鳖也。从艸,厥声。 《说文》

brake;

2.按,初生如蒜苗,无叶,端似鳖脚,故名,亦似小儿拳,故曰拳菜,紫黑色。”

,山菜也。周秦曰, 齐鲁曰鳖。 《齐民要术 · 蕨》

3.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。根状茎蔓生土中,被棕色细毛。叶大、多回羽状复叶,孢子囊群生叶背边缘,广布于全球,我国各地荒山都有生长。幼叶可食,根状茎含淀粉,可供食用或酿造;也供药用。其纤维可制绳缆能耐水湿。

密毛蕨;欧洲蕨;蕨手(指蕨芽);蕨拳(指蕨芽);蕨萁(蕨苗);蕨薇(蕨与薇。均为山菜,每联用之以指代野蔬)

国语辞典解释


jué

详细解释

植物名。碗蕨科蕨属,多年生草本。地下茎横生,于春季发嫩芽,形如拳状,全株披白线毛茸。叶刚硬似三角形,为三回羽状复叶。子囊群生于叶背,靠孢子繁殖。嫩叶可食,根茎有解热、利尿等功用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jué

详细解释

植物名。多年生草本。根状茎横生地下,用孢子繁殖。叶由地下茎长出,嫩叶可以食用,总长可达1公尺以上,略呈三角形。叶缘向内卷曲,叶柄细嫩时有细毛。夏初,叶背著生繁殖器官,即孢子囊群,呈赭褐色。茎可制淀粉,全株可入药。通称“蕨菜”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pteris aquilina, common bracken
  • Adlerfarn
  • fougèr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 )

唐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居月切,音厥。玉篇》:菜也。爾雅・釋草》:蕨,龞。【郭註】初生無葉可食。詩・召南》:言采其蕨。【疏】周秦曰蕨,齊魯曰鼈,俗云其初生似鼈脚,故名。𡌨》:蕨初生,狀如雀足之拳,又如人足之蹶,故名焉。

又,《爾雅・釋草》:菱,蕨攗。【疏】蔆,一名蕨攗,今水中芰,俗云菱角是也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 )

《爾雅・釋草》蕨,龞。

謹照原文龞改虌。

注解

〔蕨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蕨〕字拼音是jué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厥,五行属

〔蕨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ué] ⑴ 〔~类植物〕植物的一大类,草本,很少木本,有根、茎和叶,用孢子繁殖,生长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地带,如“蕨”、“石松”等。⑵ 多年生草本植物,根茎长。嫩叶可食,根茎可制淀粉,其纤维可制绳缆,耐水。全株入药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一下反切居月切頁碼30頁,第2

蕨鼈也。从艸厥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反切俱越反頁碼104頁,第7行,第2

蕨鼈也。從艸厥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:蕨一名鼈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一下反切居月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79頁,第3許惟賢78頁,第6

蕨鼈也。

段注《釋艸》、《毛傳》同。陸機云:周秦曰蕨。齊魯曰鼈。鼈俗從艸。

从艸。厥聲。

段注居月切。十五部。籒文作𧂱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,植物名。字從艸、厥聲。《說文》:「蕨,鼈也。」段注:「陸機云:『周秦曰蕨,齊魯曰鼈。』」楷書字形因承篆文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