顒
国语辞典解释
顒颙
yóng详细解释
形
1.大的样子。
《诗经 · 小雅 · 六月》:“四牡修广,其大有颙。”汉 · 毛亨 · 传:“颙,大貌。”
2.严正的样子。
《易经 · 观卦》:“观盥而不荐,有孚颙若。”
副
◎盼望。
《文选 · 刘琨 · 劝进表》:“苍生颙然,莫不欣戴。”宋 · 柳永《八声甘州 · 对潇潇》词:“想佳人、妆楼颙望,误几回、天际识归舟。”
两岸词典解释
外语翻译
- solemn, large, grand, majestic
- grand, majestueux, juste, strict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魚容切,音喁。《說文》:大頭也。
义又,《廣韻》:仰也。《易・觀卦》:有孚顒若。【疏】顒,嚴正之貌。《詩・大雅》:顒顒卬卬。【傳】顒顒,溫貌。【箋】體貌則顒顒然敬順。《爾雅・釋訓》:顒顒卬卬,君之德也。
义又,大貌。獸壯大者曰顒。《詩・小雅》:四牡修廣,其大有顒。
注解
〔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下,康熙部首是頁部。
〔顒〕字拼音是yó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禺、頁。
〔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óng] ⑴ 见“颙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魚容切頁碼第292頁,第28字續丁孫
顒
大頭也。从𩑋禺聲。《詩》曰:「其大有顒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七反切魚容切頁碼第736頁,第6行,第2字述
大頭也。從頁禺聲。《詩》曰:「其大有顒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魚容切古音第四、九部頁碼第1668頁,第1字許惟賢第732頁,第1字
大頭也。
段注引伸之,凡大皆有是偁。《小雅》六月。其大有顒。傳曰:顒,大皃。《大雅・卷阿》傳曰:顒顒,溫皃。卬卬,盛皃。《釋訓》曰:顒顒卬卬,君之德也。又其引伸之義也。
从𩑋。禺聲。
段注魚容切。按禺聲本在四部。此四部九部合音也。
詩曰:其大有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