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缿的意思解释

缿

缶部12画左右结构U+7F3F

缶部

12画

6画

左右结构

RMRK 86,TFBK 98

OUHMR

MAAJ

82761

U+7F3F

311252331251 撇、横、横、竖、竖折/竖弯、竖、撇、撇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

缿的组词缿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古代储钱或接受告密信件的器具。口小,可入而不可出,用瓦或竹制成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用来存钱的瓦或竹器,小口,可入而不可出,类似后来的扑满或钱筒。

缿,受钱器也。古以瓦,今以竹。 《说文》

still bank; container for money or mail;

2.古代接受告密文书的器具。状如瓶,长颈,小孔,可入而不可出 。

缿筒(收存书信的器具。同“缿筩”);缿筩(盛装信件的竹器);缿厅(指衙门公堂因设有缿筩以接受控诉而得名)

exposed box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存钱用的瓦制或竹制器具,口小,易入难出。

《说文解字 · 缶部》:“缿,受钱器也。古以瓦,今以竹。”

2.古代收受告密文书的器具。

《玉篇 · 缶部》:“缿,如瓨,可受板书筩,令密事。”《汉书 · 卷七六 · 赵广汉传》:“教吏为缿筩,及得投书,削其主名,而托以为豪桀大姓子弟所言。”唐 · 刘禹锡《答饶州元使君书》:“缿筩之机或行,则奸不敢欺,此政之助也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古代用来存钱的器具。多以瓦或竹制成,口小,易入难出。

百万一紫标,多少聚钱缿。

2.古代用来接受告密文件的器具。

3.竹筒。

栽松添野色,接缿引溪流。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缶部 )

廣韻》:胡講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戸講切,𡘋音項。說文》:受錢器也。古以瓦,今以竹。

又,《集韻》:徒口切,音𨪐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下遘切,音候。玉篇》:如瓨,可受板書筩,令密事。前漢・趙廣漢傳》:又敎吏爲缿筩。【註】師古曰:若今盛錢臧瓶,爲小孔,可入而不可出。

注解

〔缿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缶部

〔缿〕字拼音是xià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缶、后

〔缿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iàng] ⑴ 古代储钱或接受告密信件的器具。口小,可入而不可出,用瓦或竹制成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下反切大口切、胡講切頁碼167頁,第25

缿

缿受錢器也。从缶后聲。古以瓦,今以竹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反切限蚌反頁碼418頁,第5行,第1

缿受錢器也。從缶后聲。古以瓦,今以竹。

鍇注臣鍇曰:「《漢書・趙廣漢傳》曰:『投缿。』謂入而不能出之器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下反切大口切、胡講切古音第四部頁碼901頁,第2許惟賢399頁,第8

缿受錢器也。

段注易入難出器也。《史記・酷吏列傳》。惡少年投缿。《漢書》。趙廣漢敎吏爲缿筩。蘇林曰:缿如瓨。可受投書。師古曰:缿,若今盛錢藏甁。爲小孔。可入而不可出。

从缶。后聲。

段注大口切。又胡講切。按胡講,音之轉也。古音在四部。大當作火。

古㠯瓦。今㠯竹。

段注說从缶之意也。趙傳缿筩。缿卽以瓦者。筩卽以竹者。許云今以竹。則許時用竹者多也。今巿中錢筩皆用竹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