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隩的意思解释

阝部14画左右结构U+96A9

阝部

14画

12画

左右结构

BTMD

NLHBK

YNUG

77284

U+96A9

52325431234134 横折折折钩/横撇弯钩、竖、撇、竖、横折、点、撇、横、竖、撇、点、横、撇、捺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ào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奥”(a.室内西南角。b.深)。

古同“墺”,可定居的地方:“九州攸同,四~既宅。”

基本解释

河岸弯曲处:“阳陵县东,其地衍~。”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河岸弯曲的地方。

,水隈厓也。 《说文》厓内为 《尔雅》其水渐且出峡,当前坳尖山之矣。 《徐霞客游记》

bend in river;

2.通“奥”。室内西南角。

西南隅谓之,尊长之处也。 《尔雅》

the south west corner of a room;

3.可以定居的地方。也作“蕕”。

即宅。 《书 · 禹贡》宅居九 《国语 · 周语》祈因夷,先王之所以处人民也。 清 · 顾炎武《日知录》

place settled dow;

4.另见 ào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岸边水流弯曲的地方。

《文选 · 郭璞 · 江赋》:“扬皜毦,擢紫茸。荫潭隩,被长江。”明 · 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记 · 卷九下 · 滇游日记十一》:“其水渐且出峡,当前坳尖山之隩矣。”

2.可以居住的土地。

《书经 · 禹贡》:“九州攸同,四隩既宅。”《文选 · 张衡 · 东京赋》:“掩观九隩,靡地不营。”

暖和。

《书经 · 尧典》:“厥民隩,鸟兽氄毛。”

ào

详细解释

1.(一)

2.之又音。

幽深。

《庄子 · 天下》:“弱于德,强于物,其涂隩矣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《书》水岸弯曲的地方。

其水渐且出峡,当前坳尖山之隩矣(明‧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记‧卷九下‧滇游日记十一》)。

ào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古代指室内的西南角;泛指房屋深处。

2.《书》幽深。∥通“奧”。

弱于德,强于物,其涂隩矣(《庄子‧天下》)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profound, subtle; warm
  • Bucht (S)
  • baie, criqu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阜部 )

唐韻》:烏到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於到切,𡘋音奧。爾雅・釋地》:隩隈。【註】今江東呼爲浦隩。說文》:水隈崖也。

又,《玉篇》:藏也。〈鄭語〉:申呂方疆,其隩愛太子亦必可知也。【註】隩,隱也。莊子・天下篇》:弱於德,强於物,其塗隩矣。史記・封禪書》:自古以雍州積高,神明之隩。

又,《玉篇》亦作墺、澳,《唐韻正》亦作𨞓〈漢敦煌長史武班𥓓〉「領校𨞓」,𨞓卽隩字。

又,《廣韻》:於六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乙六切,𡘋音郁。廣韻》本作澳。水內曰隩。

又,《集韻》:四方土可居也。書・禹貢》:四隩既宅。【傳】四方之宅已可居。前漢・地理志》作四奧。

又,《書・堯典》:厥民隩。【傳】隩,室也 —— 民改歲,入此室處,以避風寒。【釋文】馬云煖也。

集韻》本作墺。

注解

〔隩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阜部

〔隩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ào、y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⻖、奧

〔隩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ào] ⑴ 古同“奥”(a.室内西南角。b.深)。⑵ 古同“墺”,可定居的地方:“九州攸同,四~既宅。” [yù] ⑴ 河岸弯曲处:“阳陵县东,其地衍~。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烏到切頁碼481頁,第3

隩水隈厓也。从𨸏奧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八反切嘔報反頁碼1121頁,第7行,第2

隩水隈崖也。從𨸏奧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烏到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936頁,第4許惟賢1276頁,第8

隩水隈厓也。

段注厓,山邊也。引申之爲水邊。隈厓,謂曲邊也。《釋丘》曰:厓內爲隩。外爲鞫。《毛詩》。瞻彼淇奧。傳曰:奧,隈也。奥者,隩之叚借字也。又芮鞫之卽。毛曰:芮,水厓也。鞫,究也。鄭曰:芮之言內也。水之內曰隩。水之外曰鞫。《漢書》作𨸰。《字林》作㘲。

𨸏。奧聲。

段注烏到切。按當於六切。三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