䟏
走部22画半包围结构U+47CF
外语翻译
- to jump; to leap; to bounce; to spring, to run over; to oppress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郎擊切;《集韻》:狼狄切,𡘋音歷。《說文》:動也。《玉篇》或作躒。《石鼓文》:多庶䟏䟏。《周秦石刻釋音》㊟〔石刻應為刻石二字倒置,原為《周秦刻石釋音》〕:郭云走也,鄭氏云與轢同。
又,《廣韻》:書藥切;《集韻》:式灼切,𡘋音爍。又,《集韻》:弋灼切,音躍 —— 義𡘋同。
注解
〔䟏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走部。
〔䟏〕字拼音是lì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走、樂。
〔䟏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ì] ⑴ 跳動;跳躍。《説文•走部》:“䟏,動也。”《玉篇•走部》:“䟏,或作躒。”⑵ 踐。《篇海類編•人事類•走部》:“䟏,踐也。”⑶ 走。《集韻•藥韻》:“䟏,走也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郞擊切頁碼第49頁,第6字續丁孫
䟏
動也。从𧺆樂聲。讀若《春秋傳》曰「輔䟏」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三反切連的反頁碼第144頁,第1行,第1字述
動也。從走樂聲。讀若《春秋傳》曰:「輔䟏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郎擊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263頁,第1字許惟賢第116頁,第11字
動也。
段注篇,韵皆云躒同。《大戴禮》曰:騏驥一躒。不能千步。
从走。樂聲。
段注郎擊切。古音在二部。
讀若《春秋傳》曰輔䟏。
段注當作《春秋傳》有輔䟏六字。見襄卄四年。今傳作躒。又有荀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