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
意思解释
卷捲
juàn基本解释
①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。长~。画~。手~。
②书籍的册本或篇章。上~。第一~。藏书十万~。~帙(书卷成束,用布裹或布囊装起来称“帙”,即书套。现一般指书籍)。
③考试用的纸。试~。
④机关里分类汇存的档案、文件。案~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古指书的卷轴,今为书籍的通称 。
卷帙(指书。可舒卷的叫卷,编次的叫帙);卷末(书卷的末尾);卷次(卷第。书籍按卷分的次序);卷尾(书籍字画的末尾处)
book;
2.古时书籍写在帛或纸上,一部书可分成若干部分,每部分的文字自有起讫,后代仍用来指全书的一部分。
军书十二卷。 卷卷有爷名。为一卷。
上卷;下卷;第三卷
volume;
3.试卷。
呈卷。
试卷;答卷;交卷;卷摺(科举考试的卷子);卷头(考卷的封面);卷牍(文件)
examination paper;
4.档案
查卷;卷面(卷宗的封面)
dossier; file;
5.裱好并带轴的书画等。
东坡右手执卷。 鲁直左手执卷末。右手指卷。各隐卷底衣褶中。
画卷;书卷
scroll;
6.另见 juǎn;quán。
卷捲
juǎn基本解释
①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。~尺。~帘子。
②裹挟带动。~入。~扬。
③弯转裹成筒形的东西。烟~儿。纸~儿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卩( jié,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),劵( juàn )声。( quǎn )本义:膝曲。
2.把物弯转成圆筒形。
有卷者阿。 赢缩卷舒。 漫卷诗书喜欲狂。 卷甲而藏之。
卷舒(裹卷和舒展);卷帐(新郎在女家结婚,三日之后新婚夫妇带妆奁回到男家);卷坐(轿舆不调头,向后退称卷坐);卷戏(过去河南地方剧种之一,今已绝迹)
roll up;
3.席卷。
卷石底以出。 北风卷地白草折。 卷我屋上三重茅。 卷起千堆雪。
卷地(从地面席卷而过,形容气势浩大);卷包(犹言席卷);卷篷(风卷飞篷)
carry along; sweep away; roll up like a mat;
4.用手握住筒状物向一端滑动 。
卷袖子;卷裤腿
roll up;
名词
1.成圆筒形或球形的东西 。
胶卷;花卷;行李卷
roll;
2.通“衮”。衮服。古代贵族画卷龙图案的礼服。
制三公一命卷,若有加则赐也。 天子卷冕北面。
gown;
量词
1.把纱、线或电影胶片、磁带等绕满一个轴时所需要的量 。
几卷电影片
roll; spool; reel;
2.通常指一小捆或小簇东西 。
一卷钞票
wad;
动词
1.〈方〉∶骂 。
卷骂(大骂)
curse;
2.断绝。
我举安邑,塞女戟,韩氏太原卷。
cut;
3.犹聚。
舞《云门》、《大卷》。
gather;
4.隐藏 。
卷怀(收藏;有隐退不仕之意);卷迹(敛迹;退隐)
hide;
5.另见 juàn;quán。
卷捲
quán详细解释
动词
◎膝盖弯曲。引申泛指弯曲 卷,膝曲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有卷娄者。——《庄子·徐无鬼》。释文:“犹拘挛也。” 卷曲而不中规矩。——《庄子·逍遥游》 郑丰卷字子张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三十年》 又
卷曲(弯曲;蜷缩,肢体弯曲);卷娄(拘挛。衰老背驼貌);卷陲(泛指蜿蜒的山陵);卷屈(蜷曲);卷舒(卷缩和伸展)
bend;
形容词
1.诚恳。
敢昧死竭卷卷。
honest;
2.柔弱 。
卷然(柔弱的样子)
weak;
3.通“婘”。美好的样子。
有美一人,硕大且卷。
fine;
4.另见 juǎn;juàn。
国语辞典解释
卷捲
juàn详细解释
名
1.古时书籍写在绢帛或纸上,卷起来收藏,因此通称书籍为“卷”。
手不释卷、开卷有益。
2.指书有分卷的每一单独部分。
卷一、卷二、第一卷、第二卷。
3.可以卷起来的书、画。
经卷、手卷、画卷、山水长卷。
4.公私机构的公事文件。
卷宗、案卷、文卷、调卷。
5.考试测验的题纸。
试卷、考卷。
6.量词。计算字画书籍的单位。
唐 · 杜甫《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: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”
藏书三万卷。
卷捲
juǎn详细解释
动
1.把质地软的物品裹曲。
卷起袖子干活。、把这画卷起来。
2.收藏。
唐 · 柳宗元《梓人传》:“则卷其术,默其智,悠尔而去。”
卷藏。
名
1.形状卷曲的东西。
花卷、麻花卷、银丝卷。
2.可产生卷曲效果的器物。
发卷。
3.量词。计算成卷物品的单位。
两卷底片、三卷卫生纸。
两岸词典解释
卷捲
juàn详细解释
1.原指有卷轴的书画;泛指书籍。
卷帙浩繁、手不释卷、开卷有益。
2.书籍的分篇。
卷上、卷一。
3.试卷。
考卷、交白卷。
4.档案文件。
卷宗、案卷。
5.量词。用于计算字画、书籍的篇卷。
读破万卷书。
卷捲
juǎn详细解释
1.把东西弯转起来。通“捲”。
卷起裤管、卷起铺盖。
2.形状弯转成圆筒形的物品。通“捲”。
蛋卷、麻花卷。
3.可以产生卷曲效果的物品。
发卷。
4.强力卷起或裹住。
卷起巨浪、他被卷入这场纷争中。
5.量词。用于计算成卷的物品。
一卷布、两卷录影带。
6.姓。
外语翻译
- scroll; curl; make a comeback
- Rolle, Spule (S), aufwirbeln, hinwegfegen, fortreißen (V), drehen, rollen, einrollen (V), Band, Buchband (S, Lit), Buch (S), Prüfungsbogen, Prüfungsaufgabe, Prüfungsarbeit, Klausur (S), Unterlagen, Akten (S)
- livre, volume, tome, copie, dossi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居倦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古倦切;《正韻》:吉掾切,𡘋音眷。《說文》:厀曲也。
义又,書卷。揚子《法言》:一卷之書,必立之師。《增韻》:可舒卷者曰卷。編次者曰帙。
又,《唐韻》:居轉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古轉切,𡘋眷上聲。《廣韻》:舒卷之卷。《韻會》或作捲。
义又,卷耳,艸名。《詩・周南》:采采卷耳。
义又,卷舌,星名。《前漢・劉向傳》:客星見昴卷之閒。【註】師古曰:見於昴與卷舌之閒也。
又,《唐韻》:巨員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逵員切,𡘋音權。《集韻》:曲也。《詩・大雅》:有卷者阿。
义又,《中庸》:一卷石之多。【註】猶區也。
义又,《韻會》:大卷,黃帝樂名。《周禮・大司樂》〔註〕:卷者,卷聚之義。
义又,通作惓。《前漢・賈捐之傳》:敢昧死竭卷卷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驅圓切,音㒽。《集韻》:縣名,在河南。《前漢・周勃傳》:周勃,沛人,其先卷人也。
又,《集韻》:一曰冠武。
又,《正韻》:古本切,音袞。《禮・王制》:三公一命卷,天子卷冕㊟〔「天子卷冕」四字為《禮記・祭義》之文〕。
注解
〔卷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卩部。
〔卷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juàn、juǎ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龹、㔾,五行属木。
〔卷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卩( jié,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),劵( juàn )声。( quǎn )。本义是膝曲。
〔卷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uàn] ⑴ 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⑵ 书籍的册本或篇章⑶ 考试用的纸⑷ 机关里分类汇存的档案、文件㈡ [juǎn] ⑴ 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⑵ 裹挟带动⑶ 弯转裹成筒形的东西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居轉切頁碼第300頁,第9字續丁孫
𠨟
異體𨤖、卷、巻
厀曲也。从卪𨤑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七反切俱兗反頁碼第748頁,第5行,第2字述
膝曲也。從卪𢍏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詩》有『卷阿』、『曲阿』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巨員切、居轉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1721頁,第5字許惟賢第754頁,第1字
厀曲也。
段注卷之本義也。引伸爲凡曲之偁。《大雅》。有卷者阿。傳曰:卷,曲也。又引伸爲舒卷。《論語》。邦無道。則可卷而懷之。卽《手部》之捲收字也。又《中庸》。一卷石之多。注曰:卷猶區也。又《陳風》。碩大且卷。傳曰:卷,好皃。此與《齊風》傳鬈,好皃同。謂卽一字也。《檀弓》。女手卷然。亦謂好皃。
从卪。𢍏聲。
段注十四部。巨員切。大徐但云居轉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