馈
意思解释
馈饋
kuì基本解释
①进献,进食于人:“凡王之~,食用六谷”。
②泛指赠送。~赠。~遗( wèi )。~送。~献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食,贵声。本义:以食物送人。
2.同本义。
馈,饷也。 陈馈八簋。 君有馈焉曰献。 国胡以馈之。
馈孰(献熟食);馈食(献熟食);馈飱(进献饭食);馈馔(以食物送人);馈献(献熟食)
offer food;
3.进食。
在中馈。
馈养(进食奉养)
eat;
4.烹调 。
馈灶(烧火做饭);馈膳(烹调膳食);馈人(君王的厨子)
cook;
5.赠送。
馈,遗也。 古者致物于人,尊之则曰献,通行曰馈。 馈者,上下通称。故祭祀于神而言馈。阳货馈孔子豚而言馈,乡党云朋友之馈,是上下通言馈。 于是诸侯之大于戍齐, 齐人馈之以饩。 王及列士,皆有馈赂。 朋友之馈,虽车马,非祭肉不拜。
馈选(中选);馈岁(旧岁年终亲友互相馈赠);馈饷(赠与财物);馈赆(赠送远行者的财物)
present;
6.运送粮食等 。
馈运(运送粮食);馈路(运粮饷、财物的通道);馈挽(运粮);馈饢(运粮饷)
transport; ship;
7.祭祀。
祭祀自孰始曰馈食。馈食者,食道也。
馈奠(丧中祭奠之事);馈祀(以酒饭祭鬼神)
offer a sacrifice to;
名词
1.饮食之事。
燕养馈羞,汤沐之馔,如他日。
food and drink; diet;
2.食物。
先生将食,弟子馔馈。
food;
外语翻译
- offer food superior; send gift
- beschenken , Ernährung, Essen (S)
- offrir, présent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𠩸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求位切;《正韻》:具位切,𡘋音匱。《廣韻》:餉也。《周禮・天官》:膳夫掌王之饋。【註】進食于尊曰饋。
义又,《儀禮・特牲饋食禮》:特牲饋食之禮,不諏日。【註】祭祀自孰始曰饋食。饋食者,食道也。又,〈士虞禮〉:特豕饋食。【註】饋,猶歸也。以物與神及人,皆言饋。
义又,《左傳・成十年》:晉侯欲麥,使甸人獻麥,饋人爲之。【註】饋人,主治公膳者也。
义《集韻》或作歸、餽。
又,《集韻》:徒回切,音頹 —— 餹饋,餌名,屑米和蜜蒸之。
考證
《周禮・天官》膳夫掌王之饋。〔註〕進食于尊曰饋。
謹照原文掌王之饋改凡王之饋。尊下增者字。
注解
〔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下,康熙部首是食部。
〔饋〕字拼音是ku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飠、貴。
〔饋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kuì] ⑴ 见“馈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求位切頁碼第164頁,第25字續丁孫
𩟱
異體饋
餉也。从𠊊䝿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反切求位反頁碼第411頁,第3行,第2字述
餉也。從食貴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求位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880頁,第4字許惟賢第390頁,第9字
餉也。
段注饋之言歸也。故饋多假歸爲之。《論語》詠而饋,饋孔子豚,齊人饋女樂。古文皆作饋。魯皆作歸。鄭皆从古文。《聘禮》。歸饔餼五牢。鄭云:今文歸或爲饋。今本《集解・陽貨》、《微子》篇作歸。依《集解》引孔安《國語》,則當作饋也。
从𠊊。𧷈聲。
段注求位切。十五部。按今字以餽爲饋。此乃假借。其義本不相通也。《孟子》。餽孔子豚。《漢・禮樂志》。齊人餽魯而孔子行。巳作此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