䰝
鬲部22画左右结构U+4C1D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䰝
◎同“甑”。
外语翻译
- a large earthen pot for cooking, a large iron cauldron used to cook in old times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子孕切,音甑。《說文》:鬵屬。《爾雅・釋器》:䰝謂之鬵。【疏】䰝,一名鬵。《玉篇》:䰝,亦作甑。
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𡘋卽凌切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鬲部。
〔䰝〕字拼音是zè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鬲、曾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子孕切頁碼第86頁,第9字續丁孫
䰝
鬵屬。从鬲曾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子孕反頁碼第237頁,第1行,第2字述
鬵屬也。從鬲曾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今俗作甑,甗無底曰甑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古音第-部頁碼第443頁,第4字許惟賢第200頁,第2字
鬵屬。从鬲。曾聲。
段注按此篆淺人𡚶增也。《瓦部》甑。甗也。甗,甑也。一穿。䰝者,甑之或體耳。《爾雅音義》云:䰝本或作甑。篇,韵皆云甑䰝同字。可知古本《說文》不分人鬲瓦二部。至《集韵》乃據徐鉉之書截然爲二字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