鱳
魚部26画左右结构U+9C73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盧各切;《集韻》:歷各切,𡘋音洛。《說文》:魚名。出樂浪潘國。《類篇》或作𩺮。
又,《集韻》:盧谷切,音祿 —— 義同。
又,狼狄切,音歷 —— 𩹺,或作鱳。
注解
〔鱳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魚部。
〔鱳〕字拼音是l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魚、樂。
〔鱳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è] ⑴ 古代传说的一种怪鱼,形状像鲤鱼,长有鸟尾和六只脚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盧谷切頁碼第388頁,第21字續丁孫
鱳
魚名。出樂浪潘國。从𤋳樂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二反切勒託反頁碼第941頁,第1行,第1字述
魚也,出樂浪潘國。從魚、樂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盧各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2315頁,第3字許惟賢第1007頁,第7字
鱳魚也。出樂浪潘國。从魚。樂聲。
段注盧各切。古音在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