𨬝
意思解释
𨬝
基本解释
◎同“𨫔”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脂利切,音至。《說文》:羊箠也,端有鐵。《廣韻》:田器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私列切,音薛。《博雅》:椎也。《音釋》:思列反。
义又,《廣韻》:一曰田器,以治苗殺草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蒲計切,音薜。又,《五音集韻》:丁協切,音聑。又,徒協切,音牒 —— 義𡘋同。
又,《廣韻》:之入切;《集韻》:質入切,𡘋音執 —— 羊箠也。
又,《集韻》:一說東夷謂鍫爲𨬝。
义《說文》本作𨬝。各韻書俱譌作䥍,又譌作𨫔,𡘋非。
注解
〔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。
〔𨬝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zhì、xiè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𡎐、金。
〔𨬝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undefined] ⑴ 同“𨫔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脂利切頁碼第469頁,第20字續丁孫
𨬝
異體𨫔、䥍
羊箠耑有𨮯。从金𡎐聲。讀若至。
附注段玉裁據《廣韻》於「箠」後增「也」字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張利反頁碼第1098頁,第6行,第1字述
羊箠也,端有鐡。從金執聲。讀若至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脂利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850頁,第2字許惟賢第1239頁,第6字
羊𥴓也。耑有鐵。
段注也字依《廣韵》補。𥴓者,所以擊馬也。因之擊羊者謂之羊𥴓。其耑有鐵。故字从金。《淮南・道應訓》曰:白公罷朝而立。倒杖策。錣上貫頤。高注云:策,馬捶。端有針以刺馬謂之錣。倒杖策,故錣貫頤也。又《氾論訓》注曰:錣椯頭箴。按錣卽許之𨫔字。捶同箠。椯者,箠也。馬箠亦耑有鐵。其用同也。《曲禮》所謂策彗䘏勿。
从金。埶聲。讀若至。
段注脂利切。十五部。《廣韵》入至薛二韵是入緝韵誤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