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庢的意思解释

广部9画半包围结构U+5EA2

广部

9画

6画

半包围结构

形声字

YGCF 86,OGCF 98

IMIG

TGHB

00214

U+5EA2

413154121 点、横、撇、横、撇折、点、横、竖、横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zhì

基本解释

阻碍;制止。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zhì

详细解释

阻碍。

《说文解字 · 广部》:“庢,碍止也。”《文选 · 枚乘 · 七发》:“发怒庢沓,清升逾跇。”唐 · 李善 · 注:“言初发怒,碍止而涌沸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zhì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阻碍。

庢沓、庢碍。

2.《书》山脉弯曲处。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下 部首:广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陟栗切,音窒。說文》:礙止也。枚乗〈七發〉:發怒庢沓。【註】言初發怒,礙止而涌沸。

又,《廣韻》:縣名,在京兆。寰宇記》:山曲曰盭,水曲曰庢。〇【按】《前漢・地理志》作厔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寅集下 部首:广部 )

《寰宇記》山曲曰盭,水曲曰庢。

謹照原文盭改盩。

注解

〔庢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广部

〔庢〕字拼音是zhì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广、至

〔庢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ì] ⑴ 阻碍;制止。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九下反切陟栗切頁碼309頁,第12

庢礙止也。从广至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八反切知疾反頁碼768頁,第7行,第3

庢礙止也。從广至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九下反切陟栗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1778頁,第1許惟賢778頁,第1

庢礙止也。

段注《石部》曰:礙者,止也。凡庢礙當作此字。今俗作窒礙。非也。《七發》曰:發怒庢沓。言水初發怒,礙止而涌沸也。又右扶風有盩庢縣。山曲曰盩。水曲曰庢。

从广。至聲。

段注陟栗切。十二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