斞
斗部12画左右结构U+659E
外语翻译
- a stack of grain; a measure of 16 dou3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以主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勇主切,𡘋音庾。《說文》:量也。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・工人》㊟〔「工人」應作「弓人」〕:絲三邸,漆三斞。《玉篇》:今作庾。《小爾雅》:四豆爲區,四區曰釜,二釜有半曰庾。《集韻》或作𣂂,亦作斔、匬。
注解
〔斞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下,康熙部首是斗部。
〔斞〕字拼音是yǔ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臾、斗。
〔斞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ǔ] ⑴ 中国古代容器,也是容量单位:“丝三邸,漆三~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以主切頁碼第473頁,第1字續丁孫
斞
量也。从斗臾聲。《周禮》曰:「桼三斞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勻取反頁碼第1104頁,第6行,第2字述
量也。從斗臾聲。《周禮》曰:「求三斞。」
鍇注臣鍇曰:「《周禮・考工記》之言,注曰:『未聞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以主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2869頁,第2字許惟賢第1247頁,第2字
量也。
段注此量讀五量之量。
从斗。臾聲。
段注以主切。古音在四部。
《周禮》曰:桼三斞。
段注桼各本譌求。今正。《攷工記・弓人》文。鄭注。斞輕重未聞。許亦但云量也。一弓之膠甚少。與《論語》、《攷工記》之庾絶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