斣
斗部17画左右结构U+65A3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昌六切,音祝。《說文》:相易物俱等曰斣。《類篇》:斠也。
又,《廣韻》:丁豆切;《集韻》:丁𠋫切,𡘋音鬬 —— 義同。
义又,《玉篇》:角力競走也。
又,《集韻》:樞玉切,音觸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下,康熙部首是斗部。
〔斣〕字拼音是dò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蜀、斗。
〔斣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òu] ⑴ 交换物相等。⑵ 急步:“生忙~上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易六切頁碼第473頁,第11字續丁孫
斣
異體𣂌
相易物,俱等爲斣。从斗蜀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昌六反頁碼第1105頁,第4行,第3字述
相易物俱等爲斣。從斗蜀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昌六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873頁,第1字許惟賢第1248頁,第6字
相易物俱等爲斣。从斗。蜀聲。
段注昌六切。三部。今南俗有此語。而篇,韵皆丁豆切。按小徐本無此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