齤
齒部21画上下结构U+9F64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巨員切;《集韻》:逵員切,𡘋音權。《說文》:缺齒也。一曰曲齒,一曰笑而見齒貌。《淮南子・道應訓》:若士者齤然而笑。
注解
〔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齒部。
〔齤〕字拼音是quá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龹、齒。
〔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uán] ⑴ 缺齿。《説文•齒部》:“齤,缺齒也。”⑵ 曲齿,俗称齿䶕。《説文•齒部》:“齤,曲齒。”⑶ 笑而露齿貌。《集韻•㒨韻》:“齤,笑而見齒皃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巨員切頁碼第58頁,第28字續丁孫
𪙖
異體齤
缺齒也。一曰曲齒。从齒𨤑聲。讀若權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衢貟反頁碼第170頁,第1行,第1字述
缺齒也。一曰曲齒。從齒。𢍏聲。讀又若權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巨貟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315頁,第3字許惟賢第141頁,第6字
缺齒也。一曰曲齒。
段注缺齒者,𪚊也。曲齒者,上云齒差跌。今俗云齒䶕也。按《淮南・道應訓》。若士齤然而𥬇。謂露其齒病而𥬇也。
从齒。𥸭聲。讀又若權。
段注按云又者,謂𢍏讀若書卷。齤讀同。又讀若權也。大徐刪又。非。巨貟切。十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