棫
木部12画左右结构U+68EB
外语翻译
- thorny shrub with yellow flowers; a kind of oak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雨逼切;《集韻》:于臭切;《韻會》:影逼切;《正韻》:越逼切,𡘋音域。《說文》:白桵也。《爾雅・釋木》:棫,白桵。【郭註】小木叢生,有刺實如耳璫,紫赤,可啖。《詩・大雅》:柞棫拔矣。【鄭箋】柞,櫟也;棫,白桵也。《陸疏》引王蒼說云:棫卽柞也。孔穎達曰:二說不同,未知孰是。
义又,棫陽,漢宮名。《前漢・郊祀志》:氣蒼黃若飛鳥,集棫陽宮南。
又,《集韻》:乙六切,音彧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棫〕字拼音是y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或。
〔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ù] ⑴ 白桵,一种小树,丛生,茎上有刺,果实紫红色,可以吃:“柞~拔矣。”⑵ 柞树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于逼切頁碼第181頁,第25字續丁孫
棫
白桵也。从木或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一反切于憶反頁碼第449頁,第5行,第1字述
白桵也。從木或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于逼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969頁,第1字許惟賢第427頁,第8字
白桵也。從木。或聲。
段注于逼切。一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