綠
国语辞典解释
綠
lǜ详细解释
名
◎一种像青草、树叶的颜色,可用蓝色和黄色颜料混合而成。
《说文解字 · 糸部》:“绿,帛青黄色也。”宋 · 杨万里《江水》诗:“水色本正白,积深自成绿。”
形
1.绿色的。
绿苔、红花绿叶、绿意盎然。
2.形容因生气、著急或惊吓时的脸部表情。
看到这么多学生不及格,老师气得脸都绿了。
动
◎变成绿色。
唐 · 王维《送别》诗:“春草年年绿,王孙归不归?”宋 · 蒋捷《一翦梅 · 一片春愁待酒浇》词:“红了樱桃,绿了芭蕉。”
两岸词典解释
綠
lǜ详细解释
1.一种像青草、树叶的颜色,可用蓝色和黄色颜料混合而成。
2.绿色的。
绿苔、红花绿叶、绿意盎然。
3.形容人因生气、著急或惊吓时的脸部表情。
脸都绿了。
4.变成绿色;使变绿。
春风又绿江南岸、红了樱桃,绿了芭蕉。
外语翻译
- green; chlorine
- grün"
- vert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力玉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龍玉切,𡘋音錄。《說文》:帛靑黃色也。《釋名》:綠,瀏也 —— 荆泉之水,於上視之,瀏然綠色,此似之也。《詩・邶風》:綠兮衣兮。【傳】綠閒色。
义又,《詩・衞風》:綠竹猗猗。【傳】綠,王芻也。【釋文】《爾雅》作菉。
注解
〔綠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綠〕字拼音是lǜ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彔。
〔綠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ǜ] ⑴ 同“绿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力玉切頁碼第434頁,第19字續丁孫
綠
異體緑
帛青黃色也。从糸录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力玉切頁碼第1031頁,第3行,第3字述
帛青黃色也。從糸彔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力玉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596頁,第2字許惟賢第1130頁,第2字
帛靑黃色也。
段注《綠衣・毛傳》曰:綠,閒色。《玉藻・正義》曰:五方閒色。綠,紅,碧,紫,駵黃是也。木靑剋土黃。東方閒色爲綠。綠色靑黃也。火赤剋金白。南方閒色爲紅。紅色赤白也。金白剋木靑。西方閒色碧。碧色白靑也。水黑剋火赤。北方閒色紫。紫色黑赤也。土黃剋水黑。中央閒色駵黃。駵黃色黃黑也。
从糸。彔聲。
段注力玉切。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