劑
国语辞典解释
劑剂
jì详细解释
名
1.经调配而成的药品或化学制品。
药剂、针剂、消毒剂、杀虫剂、防腐剂。
2.一定的分量。
唐 · 陆贽《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》之二:“盖以事逐情生,费从事广,物有剂而用无节,夫安得不乏乎?”
3.量词。计算经过调配后的药物的单位。
他吃了这三剂中药后,病情已逐渐稳定。、小宝已接种了第三剂疫苗。
动
◎调和。
《后汉书 · 卷八〇 · 文苑传下 · 刘梁传》:“和如羹焉,酸苦以剂其味。”
调剂。
两岸词典解释
劑剂
jì详细解释
1.经调配而成的药物或化学制品。
药剂、强心剂、催化剂。
2.调和。
调剂。
3.剂子。做馒头、饺子时,把和好的面团揉成长条再分成的均匀小块。
面剂、做剂。
4.量词。用于计算经过调配后的药物。
下一剂猛药、注射两剂疫苗。
外语翻译
- medicinal preparation
- chem. Präparat (S, Chem), pharmazeutisches Präparat (S, Med), Zählwort, ZEW, Zähleinheitswort für Dosis in der Medizin, TCM, Heilkräuter (Zähl), Dosis, dosieren (S)
- dose, substance, préparation pharmaceutiqu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𠜸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遵爲切;《正韻》:津私切,𡘋音㭰。《說文》:齊也。从刀,齊聲。《爾雅・釋言》:劑,翦齊也。【疏】齊截也。《周禮・地官・司市》:以質劑結信而止訟。【註】質劑,謂兩書一札而別之也。若今下手書,言保物要還矣。【疏】質劑謂券書。恐民失信,有所違負,故爲券書結之,使有信也。大市以質,小市以劑,故知質劑是券書。漢時下手書,卽今畫指券,與古質劑同「也」。
又,《唐韻》:在詣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才詣切,𡘋齊去聲。《廣韻》:分劑。
义又,藥劑。《唐書・儒學傳》:武爲救世砭劑。
义又,通作齊。《周禮・天官・食醫》〔註〕:食有和齊藥之類也。《前漢・藝文志》:百藥齊和。【註】與劑同。
注解
〔劑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刀部。
〔劑〕字拼音是j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齊、刂。
〔劑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ì] ⑴ 见“剂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在詣切頁碼第135頁,第36字續丁孫
𠜸
異體劑
齊也。从刀从亝,亝亦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寂帝反頁碼第350頁,第6行,第3字述
齊也。從刀齊聲。
鍇注臣鍇按:字書曰:「剪刀劑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在詣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721頁,第1字許惟賢第321頁,第1字
齊也。
段注《釋言》。劑,翦齊也。按《周禮》或言質劑。或言約劑。鄭訓劑爲券書。大鄭曰:質劑謂市中平價。今時月平是也。鄭云長券曰質。短券曰劑。是劑所以齊物也。《周禮》又多用齊字。《亨人》注。齊多少之量。此與劑義不同。今人藥劑字乃《周禮》之齊字也。
从刀。
段注從刀者,齊之如用刀也。不必用刀而從刀。故不與前爲伍。餘倣此。
齊聲。
段注形聲包會意。在詣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