魴
外语翻译
- bream
- brème triangulair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符方切,音房。《說文》:赤尾魚。或从㫄作𩷸。《詩・周南》:魴魚赬尾。【傳】魚勞則尾赤。【疏】魴魚尾本不赤,赤故爲勞也。【陸璣疏】魴魚,廣而薄,肥恬而少力,細鱗,魚之美者。《爾雅・釋魚》:魴,魾。【註】江東呼魴魚爲鯿。一名魾。梁水魴尤美,故鄕語曰:居就糧,梁水魴。《正字通》:魴魚小頭縮項,闊腹穹脊,細鱗,色靑白,腹內肪甚腴。
义又,姓。《姓氏急就篇》:漢有魴山。
注解
〔魴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魚部。
〔魴〕字拼音是fá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魚、方。
〔魴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fáng] ⑴ 见“鲂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符方切頁碼第387頁,第15字續丁孫
魴
赤尾魚。从𤋳方聲。
魴
異體𱆸、𩷸、鰟
魴或从㫄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《周南》曰:『魴魚赬尾。』……《傳》曰:『魚勞則尾赤。』……以魴勞赤尾興『(王室)如𤈦』,非謂魴必赬尾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二反切浮長反頁碼第938頁,第4行,第1字述
赤尾魚也。從魚方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938頁,第4行,第2字述
籒文魴從㫄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符方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2306頁,第6字許惟賢第1003頁,第8字
赤尾魚也。
段注《周南》曰:魴魚赬尾。《釋魚》曰:魴,魾。傳曰:魚勞則尾赤。按此傳當有魴魚也三字。以魴勞赤尾興如𤈦。非謂魴必赬尾也。《左傳》。如魚竀尾。衡流而方羊。亦謂其困頓。許以赤尾魚釋魴。殆失之。魴卽鯿魚也。許列字亦二篆相比近。而不言爲一。
从魚。方聲。
段注符方切。十部。
籒文魴。从旁。
段注此依小徐及《玉篇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