䬼
飠部16画左右结构U+4B3C
外语翻译
- satiated; to dislik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烏縣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縈絹切;《正韻》:迂絹切,𡘋音肙。《玉篇》:厭也。《說文》:饜飫㊟〔《說文》䬼:猒也。猒同饜,但不是饜飫〕。《集韻》:賈思勰曰:飽食不䬼。或作𩝤。
又,《集韻》:於泫切,音蜎 —— 義同。
考證
《玉篇》厭也。《說文》饜飫。
謹按說文無饜飫之語,改爲廣韻饜飽。
注解
〔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下,康熙部首是食部。
〔䬼〕字拼音是yu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飠、肙。
〔䬼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uàn] ⑴ 饱,厌腻。《説文•食部》:“䬼,猒也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烏玄切頁碼第164頁,第38字續丁孫
䬼
猒也。从𠊊肙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反切烏縣反頁碼第412頁,第2行,第3字述
猒也。從食肙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烏玄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883頁,第3字許惟賢第392頁,第2字
猒也。
段注賈思勰《齊民要術》曰:食飽不䬼。按猒,飽也。䬼則有猒棄之意。皆猒中之義也。呂覽曰:甘而不噮。《玉篇》、《集韵》引同。噮卽䬼字。《廣韵》曰:噮,甘而猒也。是也。《集韵》鐸韵又引伊尹曰:甘而不䬼。肥而不𩟓。
从𠊊。肙聲。
段注烏玄切。十四部。按篇,韵,《集韵》皆於縣切。在霰韵。《類篇》亦無平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