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奠的意思解释

大部12画上下结构U+5960

大部

12画

9画

上下结构

象形字

USGD

TWK

UDFG

80804

1156

2176

U+5960

431253511134 点、撇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撇、竖折/竖弯、横、横、横、撇、捺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向死者供献祭品致敬。祭~。~酒。

稳固地安置。~都(dū ㄉㄨ)。~基。~定(使稳固安定,如“~~基础”)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象形。金文字形,上面是“酋”(即“酒”),下面象放东西的基物。本义:设酒食以祭。

2.同本义。特指初死时的备供品敬礼。

,置祭也。 《说文》于以之。 《诗 · 召南 · 采蘋》共其牛。 《周礼 · 牛人》。注:“丧所荐馈曰奠。”于其庙。 《礼记 · 祭统》。注:“非时不而祭曰奠。”故既 《礼记 · 郊特牲》。注:“谓荐熟时也。”有司以几宴舍于其墓。 《礼记 · 檀弓》汝又不见汝食。 清 · 袁牧《祭妹文》

祭奠(为死者举行仪式,表示追念);奠馔(置食物以祭);奠飨(置酒食以祭祀)

libate; make offerings to the dead;

3.荐献;敬献。

主人坐,爵于阶前。 《仪礼 · 乡饮酒》

奠献(献祭品以祀死者);奠仪(送给丧家用于祭奠的钱物);奠雁(古代婚俗。新郎用雁作见面礼到女家迎亲,表示不再娶他人)

consecrate;

4.定;确定,规定。

无地位。 扬雄《太玄》高山大川。 《书 · 禹贡》。传:“奠,定也。”皆辨其物而其禄。 《周礼 · 天官 · 职币》

奠位(定位);奠居(定居;安居)

determine;

5.放置 。

奠枕(安枕以卧。形容局势安定)

put; place;

名词

祭品。

使建中远具时羞之 韩愈《祭十二郎文》

奠馈(祭品); 奠分(旧俗治丧,各家分摊送给丧家的奠礼);奠敬(奠仪。代作祭品而送给丧家的钱)

libation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祭献,用祭品祭神或向死者致祭。

《说文解字 · 丌部》:“奠,置祭也。”清 · 袁枚《祭妹文》:“哭汝既不闻汝言,奠汝又不见汝食。”

2.进献。

《楚辞 · 屈原 · 九歌 · 东皇太一》:“蕙肴蒸兮兰藉,奠桂酒兮椒浆。”唐 · 韩愈《元和圣德诗》:“奠璧献斝,众乐惊作。”

3.置放、安置。

《礼记 · 内则》:“其相授则女受以篚,其无篚则皆坐,奠之而后取之。”

4.定、建立。

《书经 · 禹贡》:“禹敷土随山刊木,奠高山大川。”

奠基、奠都南京。

祭品。

唐 · 韩愈《祭十二郎文》:“乃能衔哀致诚,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,告汝十二郎之灵。”唐 · 元稹《遣悲怀》诗三首之一:“今日俸钱过十万,与君营奠复营斋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建立;设置。

奠定、奠基、奠都。

2.陈设祭品,表示追悼。

祭奠、奠酒。

3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pay respect; settle
  • établir, fonder, offrir en libation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下 部首:大部 )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堂練切,音電 —— 定也。書・禹貢》:奠高山大川。〈盤庚〉:奠厥攸居。周禮・地官・職幣》:辨其物而奠其錄。【註】謂別其物色,而定其錄籍也。

又,薦也,頓爵神前也。禮・文王世子》:凡學,春夏釋奠於先師,秋冬亦如之。

又,置也。禮・內則》:奠之而後取之。【註】男女授器必以篚,若無篚,則授者置諸地,受者亦就地以取之。

又,《集韻》:徒徑切,音定。周禮・春官》:小史掌邦國之志,奠繫世,辨昭𥠇

又,《韻會》:唐丁切,音亭。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・匠人》:凡行奠水,磬折以參伍。【註】奠水,渟水也。

說文》:从酋。酋,酒也,下其丌也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丑集下 部首:大部 )

《周禮・地官・職幣》

謹照原書地官改天官。

《禮・文王世子》凡學,春夏釋奠於先師。

謹照原文春夏改春官。

注解

〔奠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大部

〔奠〕字拼音是dià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酋、大,五行属

〔奠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金文字形,上面是“酋”(即“酒”),下面象放东西的基物。本义是设酒食以祭。

〔奠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iàn] ⑴ 向死者供献祭品致敬⑵ 稳固地安置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上反切堂練切頁碼147頁,第17

奠置祭也。从酋。酋,酒也。下其丌也。《禮》有奠祭者。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象尊有薦(从羅振玉說),甲骨文用為祭名。字从酉,象酒尊形,下从一,所以表示薦(或釋地,亦可。總之,象放酒的底部物品即是)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九反切庭硯反頁碼377頁,第6行,第3

奠置祭也。從酋,酋,酒也;下其丌也。《禮》有奠祭者。

鍇注臣鍇曰:「祭,進也;奠,置也,置物而進之。故《尚書》曰:『敢執壤奠。』《尚書》奠高山大川。奠,置定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上反切堂練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799頁,第1許惟賢355頁,第8

奠置祭也。

段注置祭者,置酒食而祭也。故从酋丌。丌者,所置物之質也。如置於席則席爲奠。引伸爲凡置之偁。又引伸爲奠高山大川之奠。定也。《大玄》天地㞟位。假㞟字爲之。

从酋。酋,酒也。

段注見酋下。置之物多矣。言酒者,舉其一耑也。

丌其下也。

段注丌下各本互譌。今依箕篆下正。堂練切。古音在十一部。

禮有奠祭。

段注各本下有者字。《韵會》無。《說文》禮有刷巾,禮有柶,禮有縉緣,句法皆同。無者是也。禮謂《禮經》也。《士喪禮》、《旣夕禮》祭皆謂之奠。葬乃以虞易奠。又文玉世子篇。釋奠于其先師。注云:釋奠,薦饌酌奠而巳。無迎尸以下之事。《召南》。于以奠之。毛云:奠,置也。箋云:謂敎成之祭也。《昏義》注云:此吿事耳。非正祭也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