郱
阝部8画左右结构U+90F1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薄經切;《集韻》:旁經切,𡘋音甁 —— 地名。《春秋・莊元年》:齊師遷紀郱,鄑郚。【註】郱,在東筦臨胊縣東南。
考證
《春秋・莊元年》齊師遷紀郱鄑郚。〔註〕郱,在東筦臨朐縣東南。
謹照原文東筦改東莞。
注解
〔郱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邑部。
〔郱〕字拼音是pí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并、⻏。
〔郱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íng] ⑴ 古邑名,中国春秋时纪地,后属齐,在今山东省临朐县东南。⑵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薄經切頁碼第212頁,第12字續丁孫
郱
異體郱
地名。从邑幷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二反切脾并反頁碼第546頁,第1行,第2字述
地名。從邑并聲。
鍇注臣鍇按:杜預曰:「紀地,東莞臨朐縣東南郱城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薄經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1196頁,第6字許惟賢第525頁,第11字
地名。从邑。幷聲。
段注薄經切。十一部。《前志》。齊郡臨胊。應劭云:有伯氏騈邑。《後志》。齊國臨胊。有古郱邑。按《春秋》莊元年。齊師遷紀郱,鄑,郚。杜云:郱在東莞臨胊縣東南。齊取其地。然則伯氏騈邑卽此地。騈卽郱字。今山東靑州府臨胊縣東南有郱城是也。未知許意然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