姕
女部9画上下结构U+59D5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卽移切;《集韻》:將支切,𡘋音資。《說文》:婦人小物也。
又,《廣韻》:此移切;《集韻》:七支切,𡘋音雌 —— 姕妓,婦人不媚貌。
又,《集韻》:才支切,音疵。又,仕知切,音鮆。又,津私切,音咨 —— 義𡘋同。
又,淺氏切,音此 —— 舞也。一曰婦人貌。
注解
〔姕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女部。
〔姕〕字拼音是zī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此、女。
〔姕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ī] ⑴ 妇女柔弱的样子。⑵ 妇女美丽的样子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卽移切頁碼第416頁,第3字續丁孫
姕
婦人小物也。从女此聲。《詩》曰:「屢舞姕姕。」
附注嚴可均校議:「物當作弱,形近而誤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即宜反頁碼第995頁,第2行,第2字述
婦人小物也。從女此聲。《詩》曰:「屢舞姕姕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卽移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2484頁,第4字許惟賢第1081頁,第1字
婦人小物也。
段注小物謂用物之瑣屑者。今人用些字取𣁋細之意。卽姕之俗體也。
从女。此聲。
段注卽移切。古音當在十六部。
詩曰:婁舞姕姕。
段注《小雅》賓之初筵文。婁舊作屢。今正。姕姕,詩作傞傞。傳曰:傞傞,不止也。古此聲差聲冣近。《庸風》。玼兮玼兮。或作瑳兮瑳兮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