桹
意思解释
桹
láng基本解释
①高耸的树木。
②拴在船舷上敲打船舷作响以赶鱼入网的长木棍:“鸣~厉响。”
详细解释
名词
◎同“榔”。渔人结在船舷上敲击以驱鱼入网的长木棒 。
桹桹(象声词)
long wooden rod;
外语翻译
- palm
- (palme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魯當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盧當切;《正韻》:魯堂切,𡘋音郎。《說文》:高木也。或作榔。《廣韻》:桄桹,木名,屑之如麪,可食。《後漢・夜郎傳》:牂柯句叮縣有桄桹木,可爲麪。【註】木皮有毛,如栟櫚,木剛如鐵,皮中有似擣稻米片,又如麥麪,中作餠餌。任昉《述異記》:出西蜀石門山。
义又,枸桹木,出廣州。左思〈吳都賦〉:栟櫚枸桹。【註】其用與栟櫚同。
义又,鳴桹以敺魚。潘岳〈西征賦〉:鳴桹厲響。
义又,蟲名。《爾雅・釋蟲》:桑桹卽蜻蛉。
考證
《後漢・夜郎傳》牂柯句叮縣。
謹照原文叮改町。
注解
〔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桹〕字拼音是lá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良。
〔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áng] ⑴ 高耸的树木。⑵ 拴在船舷上敲打船舷作响以赶鱼入网的长木棍:“鸣~厉响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魯當切頁碼第185頁,第13字續丁孫
桹
高木也。从木良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一反切勒當反頁碼第462頁,第3行,第1字述
高木也。從木良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按:嶺南有桄桹爲木高,又檳榔無柯,實生其耑,其名皆取高木之義,猶巖廊,亦高屋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魯當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998頁,第2字許惟賢第440頁,第5字
高木也。
段注此泛言高木謂之桹。非謂桄桹及檳榔也。《門部》閬訓門高。義相近。
從木。良聲。
段注魯當切。十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