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𨛋的意思解释

𨛋

阝部9画左右结构U+286CB

阝部

9画

7画

左右结构

JFBH

WGNL

KBY

U+286CB

251121152

意思解释


𨛋

基本解释

古亭名。《説文•邑部》:“𨛋,南陽西鄂亭。”段玉裁注:“南陽郡西鄂,二《志》同。今河南南陽府北五十里故西鄂城是也。𨛋者,漢時亭名。”《玉篇•邑部》:“𨛋,南陽西鄂縣亭。”

古邑名。五代徐鍇《説文解字繋傳•邑部》:“𨛋,邑名。”

下邑。唐玄應《一切經音義》卷四十七引《倉頡篇》: “國之下邑曰𨛋。”

同“俚”。鄙俗。唐慧琳《一切經音義》卷九十四:“何休註《公羊傳》云:‘𨛋,猶鄙也。’……傳文從人作‘俚’,俗 用字也。”唐玄應《一切經音義》卷四十七:“鄙俚,下又作𨛋,同……《漢書》‘質而不𨛋’。如淳曰:‘雖質,猶不如閭里之𨛋言也。”按:今本《漢書•司馬遷傳》作“俚”。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邑部 )

廣韻》:良已切;《集韻》:兩耳切,𡘋音里。說文》:南陽西鄂亭名。

俗譌作𨛎

注解

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邑部

𨛋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里、⻏

𨛋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ǐ] ⑴ 古亭名。《説文•邑部》:“𨛋,南陽西鄂亭。”段玉裁注:“南陽郡西鄂,二《志》同。今河南南陽府北五十里故西鄂城是也。𨛋者,漢時亭名。”《玉篇•邑部》:“𨛋,南陽西鄂縣亭。”⑵ 古邑名。五代徐鍇《説文解字繋傳•邑部》:“𨛋,邑名。”⑶ 下邑。唐玄應《一切經音義》卷四十七引《倉頡篇》: “國之下邑曰𨛋。”⑷ 同“俚”。鄙俗。唐慧琳《一切經音義》卷九十四:“何休註《公羊傳》云:‘𨛋,猶鄙也。’……傳文從人作‘俚’,俗 用字也。”唐玄應《一切經音義》卷四十七:“鄙俚,下又作𨛋,同……《漢書》‘質而不𨛋’。如淳曰:‘雖質,猶不如閭里之𨛋言也。”按:今本《漢書•司馬遷傳》作“俚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六下反切良止切頁碼209頁,第24

𨛋

𨛋南陽西鄂亭。从邑里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二反切連子反頁碼538頁,第1行,第2

𨛋南陽西鄂亭。從邑里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字書》:又邑名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六下反切良止切古音第一部頁碼1167頁,第4許惟賢513頁,第9

𨛋南陽西鄂亭。

段注南陽郡西鄂,二志同。今河南南陽府北五十里故西鄂城是也。𨛋者,漢時亭名。

从邑。里聲。

段注良止切。一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