墙
意思解释
墙墻
qiáng基本解释
①用砖石等砌成承架房顶或隔开内外的建筑物。砖~。土~。院~。城~。~垣。~头。~头草。铜~铁壁。
②门屏。萧~(喻内部,如“祸起~~”)。
③古代出殡时张于棺材周围的帏帐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会意。从啬,从土。“啬”有节俭收藏的意思。垒土为墙,意在收藏。本义: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。
2.同本义。
墙,垣蔽也。 无逾我墙。 粪土之墙不可圬也。 止如堵墙。 老翁逾墙走。
墙阙(院落;门庭);墙宇(房舍,住宅;喻指人的气度);墙篱(藩篱,篱笆);墙东(比喻隐居不仕,以避乱世);墙茨(墙上生长蒺藜,意欲清除,又恐墙坏家毁。比喻阖门淫乱,家丑难除);土墙;围墙。
wall;
3.门屏。
而在萧墙之内也。
萧墙(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)
screen;
4.古代出殡时柩车上覆棺的装饰性帷幔 。
墙合(即官悬);墙柳(出殡时覆盖在柩车上的装饰性帷幔)
curtain;
外语翻译
- wall
- Mauer; Wand (S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俗牆字。
注解
〔墻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。
〔墻〕字拼音是qiá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土、嗇。
〔墻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iáng] ⑴ 见“墙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才良切頁碼第172頁,第3字續丁孫
𤖠
異體牆
垣蔽也。从𠾂爿聲。
𤖣
籒文从二禾。
𤖧
籒文亦从二來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反切賤忘反頁碼第427頁,第7行,第2字述
垣蔽也。從嗇爿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亦當言牀省,牆取愛嗇自護也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427頁,第7行,第3字述
籒文牆從二禾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428頁,第1行,第1字述
籒文亦從二來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才良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921頁,第2字許惟賢第407頁,第6字
垣蔽也。
段注《土部》曰:垣,牆也。《左傳》曰:人之有牆。以蔽惡也。故曰垣蔽。釋宫曰:牆謂之墉。《釋名》曰:牆,障也。
从𠾂。
段注小徐曰:取愛𠾂自䕶也。
爿聲。
段注才良切。十部。按凡爿聲,二徐多肊改爲牀省聲。此爿聲,小徐云亦當言牀省。《韵會》遂改之。
籒文。从二禾。
籒文。亦从二來。
段注按《玉篇》云:𤖣者籒文。𤖧者古文。與今本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