蝶
意思解释
蝶
dié基本解释
◎〔蝴~〕昆虫,翅膀阔大,颜色美丽,静止时四翅竖立在背部,吸花蜜,种类很多,亦作“胡蝶”;简称“蝶”,如“彩~”,“~骨”(人的头骨之一),“~泳”(游泳的一种姿势,亦是游泳项目之一,形似蝶飞)。
详细解释
名词
◎形声。从虫,葉( yè )声。蝴蝶)同本义 。
蝶子(蝴蝶);蝶羽(蝶翅。指蝴蝶);蝶翎(蝶翅);蝶裙(绣有簇蝶的裙);蝶魂(蝶魄。比喻梦中超脱飘逸的心境);蝶影(蝴蝶的身影);蝶戏(谓蝴蝶飞舞嬉戏);蝶意莺情(比喻爱恋春色的情意);蝶舞(比喻荡子之流嫖妓。
butterfly;
国语辞典解释
蝶
dié详细解释
名
◎动物名。昆虫纲鳞翅目。体形小,四翅大,多彩色。头上有对复眼,两个单眼,复眼间的触角专司感觉。头下的口器,可吸食花蜜。胸前长三对步行脚。喜在花间飞舞,传播花粉。种类很多,有粉蝶、黄蝶、凤蝶等。
外语翻译
- butterfly
- papillon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徒協切;《韻會》:達協切,𡘋音牒。《說文》本作蜨,蛺蜨也。俗作蝶。《玉篇》:蝴蝶。《莊子・至樂篇》:烏足之根爲蠐螬,其葉爲蝴蝶。又,〈齊物論〉:莊周夢爲蝴蝶。《古今注》:蛺蝶,一名野蛾,一名風蝶,江東呼爲捷末。其大者名爲鳳子,亦名鳳車,名鬼車,生江南柑橘園中。又,紺蝶,遼東人呼爲紺幡,一曰童幡,一曰天雞。《爾雅翼》:今菜中靑蟲,當春時,緣行屋壁或草木上,以絲自圍,一夕視之有圭角,六七日,其背罅裂,蛻爲蝶出矣。滕王圖畫蛺蝶有江夏斑、大海眼、小海眼、村裏來、菜花子之目。《北史・魏收傳》:收輕薄,時人號曰驚蛺蝶。《詩話總龜》:謝逸有蝶詩三百首,人呼爲謝蝴蝶。
又,《廣韻》:他協切,音帖 —— 蝶蹋,蟲名。
注解
〔蝶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。
〔蝶〕字拼音是dié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枼,五行属火。
〔蝶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ié] ⑴ 〔蝴~〕昆虫,翅膀阔大,颜色美丽,静止时四翅竖立在背部,吸花蜜,种类很多,亦作“胡蝶”;简称“蝶”,如“彩~”,“~骨”(人的头骨之一),“~泳”(游泳的一种姿势,亦是游泳项目之一,形似蝶飞)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徒叶切頁碼第443頁,第19字續丁孫
蜨
異體蜨
蛺蜨也。从虫疌聲。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作蝶,非是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徒叶切頁碼第1047頁,第4行,第3字述
蛺蜨也。從虫疌聲。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作𧋝,非是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徒叶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2666頁,第8字許惟賢第1160頁,第8字
蛺蜨也。从虫。疌聲。
段注徒叶切。八部。俗作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