枥
意思解释
枥櫪
lì基本解释
①马槽:“老骥伏~,志在千里”。
②同“栎”,木名。
③[~㯕]古时刑具,即“拶指”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木,厉声。本义:喂马的槽。
2.同本义。
养马器也。 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 骈死于槽枥之间。
枥马(拴在马槽上马);枥厩(饲马器和养马房);枥骥(俯首马槽上的骏马)
manger;
3.马房。
气劳者,缓系之枥上。
stable;
4.古书上指栎树。
时见松枥皆十围。
oak;
外语翻译
- type of oak; stable
- auge d'écuri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郎擊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郎狄切,𡘋音歷。《說文》:櫪㯕,椑指也。徐鍇曰:以木椑十指而縛之。《廣韻》:櫪,馬櫪也。晉桓溫〈風魏武〉詩: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。亦作歷。《前漢・梅福傳》:伏歷千駟。
义又,木名。張衡〈南都賦〉:楓柙櫨櫪。【李善註】與櫟同。又,《韻會》引韓愈〈山石〉詩:時見松櫪皆十圍。
义又,《正韻》:蠶薄曰櫪。
注解
〔櫪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櫪〕字拼音是l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歷。
〔櫪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木,厲聲。本义是餵馬的槽。
〔櫪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ì] ⑴ 馬槽:“老驥伏~,志在千里”。⑵ 同“櫟”,木名。⑶ [~㯕]古時刑具,即“拶指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郞擊切頁碼第194頁,第4字續丁孫
櫪
櫪㯕,柙指也。从木歷聲。
附注徐鍇繫傳:「以木椑十指而縛之也。」段玉裁改「椑」為「柙」。並注:「『柙』,各本作『㯅』,今正。」王筠句讀:「《字林》:櫪㯕,柙其指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一反切連的反頁碼第497頁,第4行,第1字述
櫪㯕,椑指也。從木歷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以木椑十指而縛之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郎擊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1078頁,第4字許惟賢第475頁,第2字
櫪㯕,
段注逗。
柙指也。
段注柙各本作椑。今正。柙指如今之拶指。故與械杽桎梏爲類。《莊子》曰:罪人交臂厤指。厤指謂以櫪㯕柙其指也。《通俗文》曰:考具謂之櫪㯕。考俗作拷。《尉繚子》曰:束人之指而訊囚之情。
從木。歷聲。
段注郎擊切。十六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