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便的意思解释

便

亻部9画左右结构U+4FBF

亻部

9画

7画

左右结构

会意字

WGJQ 86,WGJR 98

OMLK

NAKO

21246

0189

1767

U+4FBF

321251134 撇、竖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撇、捺

便的组词便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顺利,没有困难或阻碍。~当。~利。~道。~民。

简单的,礼节上非正式的。~宴。~衣。~函(形式比较简便的信件)。简~。随~。~宜(适当地,看事实需要而自行处理事情)。

便利的时候。~中请来信。

就。说了~做。

排泄屎尿或排泄出来的屎尿。大~。~秘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
1.便利,方便。

便,安也。人有不便更之。从人,从更,会意。 《说文》故自谓便人。 《礼记 · 表记》。释文:“谓便习也。”或谓救之便 《战国策 · 秦策》。注:“利也。”恣所便只。 《楚辞 · 大招》。注:“犹安也。”

简便(简单方便);便郵(顺便替人传送书信的人);便中(方便的时候);便宜施行(不及请示,自行斟酌情势以处理。也作“便宜行事”,“便宜从事”)

convenient; easy;

2.灵便;轻捷。

以枪上刺刀相搏击,而便捷猛鸷终弗逮。 清 · 徐珂《清稗类钞 · 战事类》

便環(轻丽的样子);便辞(巧辩的言辞);便嬖(口才辩巧,善于逢迎而为人主所亲信的人)

nimble;

3.不费事,简便 。

便饭;便函;便易(简便;方便容易)

simple; easy; informal;

4.近便 。

便路(近便之路)

close and convenient;

5.吉利 。

便时(吉利的时日)

lucky;

动词

1.有利于;有益于。

便事也。 《吕氏春秋 · 忠廉》便国不必法古。 《商君书 · 更法》

便地(有利的地形地势);便家(富翁);便会(有利时机);便风(顺风)

go a long way in; go far towards; be of value to; serve the interests of;

2.熟习。

便弓马。 《三国志 · 吕布传》

be practised at; have the knack of;

名词

1.尿、屎。

郎有醉小便殿上。 《汉书 · 张安世传》

大便(屎);小便;粪便

excrement;

2.有利的机会。

因利乘便,宰割天下,分裂山河。 汉 · 贾谊《过秦论》

悉听尊便;未得其便

when you have time; when it is convenient;

副词

即;就 登即相许和,便可作婚姻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 即从巴峡穿 巫峡,便下 襄阳向 洛阳。—— 唐· 杜甫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 又

敌人还来不及逃跑,我们便抓住了他们;举手便打;提脚便踢;我去年便参加了体操队;有了油,发动机便能开动。

as soon as;

连词

1.纵使;即使。

休道司马懿、 张郃,便是 曹睿亲来,有何惧哉! 《三国演义》

他便来,又如何?便是(即是,就是)

even if;

2.另见 pián。

基本解释

〔~~〕肚子肥大的样子,如“大腹~~”。

〔~宜〕物价较低。这些东西都很~宜。占~宜(小利,私利。)

〔~嬖〕封建统治者所亲近宠爱的人。

〔~佞〕善于用花言巧语讨好的人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
1.会意。从人,从更。本义:安适。

2.同本义。

便,安也。人有不便更之。 《说文》故自谓便人。 《礼记 · 表记》或谓救之便 《战国策 · 秦策》

便席(安于席上);便散(安适闲散);便宁(安宁)

quiet and comfortable;

3.轻盈 。

便娟(轻盈;美好);便体(体态轻盈)

slim and graceful;

4.轻捷 。

便儇(轻捷灵便貌)

nimble;

5.善辩 。

便侫(口才辩巧,善于逢迎,而所言不实);便巧(巧言善辩)

eloquent;

6.另见 biàn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顺、顺利、方便。

《史记 · 卷一〇九 · 李将军传》:“就善水草屯,舍止,人人自便。”宋 · 陆游《初发夷陵》诗:“今朝喜处君知否?三丈黄旗舞便风。”

便利、不便之处。

2.简单的、非正式的。

便服、便鞋、便条纸、家常便饭。

3.灵敏、轻巧、敏捷。

《庄子 · 应帝王》:“猿狙之便。”唐 · 韩愈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:“曲眉丰颊,清声而便体,秀外而惠中。”

1.适宜、合宜。

《南史 · 卷三五 · 顾觊之传》:“率皆即日不宜于人,方来未便于公,名与实反,有乖政体。”

便于携带。

2.有利于。

《韩非子 · 孤愤》:“亏法以利私,耗国以便家。”《史记 · 卷七十七 · 信陵君列传》:“将在外,主令有所不受,以便国家。”

3.熟习。

《三国志 · 卷七 · 魏书 · 吕布传》:“布便弓马,膂力过人,号为飞将。”《隋书 · 卷五〇 · 郭荣传》:“孝先于上流纵天筏以击浮桥,护令荣督便水者引取其筏。”

4.排泄屎、尿。

《汉书 · 卷五九 · 张汤传》:“(安世)为光禄勋,郎有醉小便殿上。”

便尿。

1.方便的时候。

便中请来个电话。、得便就帮你送过去。

2.机会。

《文选 · 贾谊 · 过秦论》:“因利乘便,宰割天下,分裂河山。”唐 · 李华《吊古战场文》:“吾想夫北风振汉,胡兵伺便;主将骄敌,期门受战。”

3.屎、尿等的排泄物。

大便、小便、粪便。

1.即、就。

《三国志 · 卷四七 · 吴书 · 吴主权传》:“又司马懿前来入舒,旬日便退。”《红楼梦 · 第四回》:“每日或饭后,或晚间,薛姨妈便过来,或与贾母闲谈,或和王夫人相叙。”

2.岂、难道。表反问的语气。

宋 · 文同《可笑口号七章之一》:“若无书籍兼图画,便不教人白发生?”《董西厢 · 卷八》:“姑舅做亲,便不败坏风俗?”

纵然、即使。

宋 · 柳永《雨霖铃 · 寒蝉凄切》词:“便纵有、千种风情,更与何人说。”

详细解释

姓。如汉代有便乐成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方便;顺利;没有困难。

便利、人人称便。

2.简单的;非正式的。

便饭、便服、便函。

3.合宜的时候;顺便的机会。

便于收藏、搭便车、便中请赐电。

4.排泄屎、尿。

大便、小便。

5.屎或尿。

通便、粪便。

6.就。

他从小便喜欢运动、走路不到十分钟便到了。

详细解释

1.姓。

2.参见【便宜】。

3.参见【便便】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convenience, ease; expedient
  • bequem (Adj)​, vorteilhaft (Adj)
  • bon marché, avantage, commode, avantageux, alors, prêt, besoins naturels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 )

廣韻》:婢面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毗面切,𡘋音卞 —— 順也、利也、宜也。荀子・議兵篇》:汝所謂便者,不便之便也;所謂仁義者,大便之便也。前漢・趙充國傳》:留屯田十二便。

又,習也。禮・表記》:唯欲行之浮于名也,故自謂便人。【註】亦言其謙也。辟仁聖之名,云自便習於此事之人耳。

又,安也。前漢・武帝紀》:便殿火。【註】凡言便殿、便宮、便坐者,所以就便安也。

又,卽也、輒也。莊子・達生篇》:若乃夫沒人,則未嘗見舟,而便操之也。

又,溲也。前漢・張安世傳》:郎有醉便殿上者,安世曰:何知非反水漿耶。

又,《集韻》:毗連切;《正韻》:蒲眠切,𡘋音駢。爾雅・釋訓》:便便,辨也。論語》:便便言。

又,《韓詩》:便便,閒雅貌。

又,肥滿貌。後漢・邊韶傳》:邊孝先,腹便便。

又,便辟,足恭也。書・囧命》:便辟側媚。

又,姓。漢有少府便樂成。

又,通平。書・堯典》平章百姓,《史記・五帝紀》作便。互詳平字註。

又,叶毗賔切,音頻。𨻰琳〈車渠椀賦〉:玉爵不揮,欲厥珍兮;豈若陶梓,爲用便兮。

說文》:从更、从人,人有不便更之。

注解

〔便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

〔便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biàn、pi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更,五行属

〔便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人,从更。本义是安适。

〔便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iàn] ⑴ 顺利,没有困难或阻碍⑵ 简单的,礼节上非正式的⑶ 便利的时候⑷ 就⑸ 排泄屎尿或排泄出来的屎尿 [pián] ⑴ 〔~~〕肚子肥大的样子,如“大腹~~”。⑵ 〔~宜〕物价较低⑶ 〔~嬖〕封建统治者所亲近宠爱的人。⑷ 〔~佞〕善于用花言巧语讨好的人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八上反切房連切頁碼262頁,第14

𠊳

異體便

𠊳安也。人有不便,更之。从人、㪅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五反切婢篇反頁碼674頁,第4行,第2

𠊳安也。人有不便更之,故從人、更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此會意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八上反切房連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1499頁,第1許惟賢658頁,第3

𠊳安也。

段注古與平辨通用。如《史記》便章百姓。古文《尙書》作平。今文《尙書》作辨。《毛詩》平平左右。《左傳》作便蕃左右。

人有不𠊳。㪅之。故从人㪅。

段注此會意。房連切。亦去聲。古音葢在十一部。

白话解释

便,安适。人有不安适的时候就改变不舒服的状态。字形采用“人、更”会义。

字形解说

金文作,由「人」、「更」二字構成,會人有不便,更易乃安之義。戰國文字、篆文、隸書皆承自金文,楷書沿之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