耰
意思解释
耰
yōu基本解释
①古代弄碎土块、平整土地的农具。
②播种后翻土、盖土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古代的一种农具,弄碎土块,平整田地用。
民以耰鉏櫄梃相挞击,犯法滋蟓,盗贼不胜。
耰钼(用来平田松土的农具)
rake;
2.锄把。
鉏耰棘矜,不敌于钩戟长鎩。
hoe's handle;
动词
1.用耰松土并使土块细碎。亦指覆种。
播种而耰之。
耰锄(犹耡耰)
plough with rake;
2.泛指耕种。
使农不辍耰,工不下机。
耰耦(泛指从事耕种的人)
tiller;
国语辞典解释
耰
yōu详细解释
名
◎用来平整田土或击碎土块的农具。
《淮南子 · 泛论》:“后世为之耒耜耰鉏,斧柯而樵。”宋 · 陆游《东村》诗二首之一:“野人知我出门稀,男辍鉏耰女下机。”
动
◎用土覆盖种子。
《论语 · 微子》:“耰而不辍,子路行以告。”《孟子 · 告子上》:“今夫麰麦,播种而耰之。”
两岸词典解释
耰
yōu详细解释
1.《书》古代一种形状像木槌,用于碎土平地的农具。
后世为之耒耜耰鉏,斧柯而樵(汉‧刘安《淮南子‧泛论》)。
2.《书》播种以后用耰平土,覆盖种子。
耰而不辍,子路行以告(《论语‧微子》)。
外语翻译
- toothless rake for drawing earth over newly sown grain
- Egge, eggen (S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:於求切;《正韻》:於尤切,𡘋音憂 —— 覆種也。《說文》〔徐註〕:摩田器,布種後以此器摩之,使土開發處復合覆種也。《論語》:耰而不輟。【註】耰,覆種也。《莊子・則陽篇》:深其耕而熟耰之,其禾繁以滋。【註】耰,鋤也。《淮南子・氾論訓》:民勞而利薄,後世爲之耒耜耰鋤。【註】耰,椓塊椎也。三輔謂之儓,所以覆種也。
又,《韻補》叶於救切,音又。《史記・龜筴傳》:耕之耰之,鉏之耨之。
又,叶爾皎切,音擾。梁武帝〈籍田〉詩:公卿秉耒耜,庶甿荷鉏耰;一人慙百王,三推先億兆。
注解
〔耰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耒部。
〔耰〕字拼音是yō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耒、憂。
〔耰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ōu] ⑴ 古代弄碎土块、平整土地的农具。⑵ 播种后翻土、盖土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於求切頁碼第189頁,第11字續丁孫
櫌
摩田器。从木憂聲。《論語》曰:「櫌而不輟。」
附注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櫌,字今作耰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一反切衣尤反頁碼第477頁,第1行,第1字述
摩田器。從木憂聲。《論語》曰:「櫌而不輟。」
鍇注臣鍇曰:「謂布種後,以此器摩之,使土開發處復合,以覆種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於求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035頁,第1字許惟賢第456頁,第1字
摩田器也。
段注漢石經《論語》。櫌不輟。《五經文字》曰:《經典》及《釋文》皆作耰。鄭曰:耰,覆種也。與許合。許以物言。鄭以人用物言。《齊語》。深耕而疾耰之。以待時雨。韋曰:耰,摩平也。《齊民要術》曰:耕荒畢。以鐵齒𨫒𨨯再徧杷之。漫擲黍穄。勞亦再徧。按先云再徧杷之。卽《國語》所謂疾耰待時雨也。後云勞亦再徧。卽鄭所謂覆種也。許云摩田。當兼此二者。賈又曰:春耕尋手勞。秋耕待白背勞。古曰耰。今曰勞。勞郎到切。《集韵》作橯。若高誘云:櫌,椎也。如淳云:椎,塊椎也。服䖍,孟康云:櫌,鉏柄也。椎塊尚近之。鉏柄之說未可信矣。
從木。憂聲。
段注於求切。三部。
《論語》曰:櫌而不輟。
段注《微子》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