䚕
見部26画左右结构U+4695
外语翻译
- to search out; to examine into, (Cant.) to give an angry glances at somebody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郎計切,音麗。《說文》:求也。《玉篇》:索視貌。《集韻》或作[⿱⿰⿱上示又目]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力至切,音利,義同。或作[⿰目𨽾]。
又,《廣韻》:師蟻切;《集韻》:所綺切,𡘋音屣。《類篇》:視也。左思〈吳都賦〉:䚕海陵之倉,則紅粟流衍。《集韻》同「矖」,或作𥊂。
又,《韻會》:所寄切,屣去聲。亦引左賦。本毛氏《韻增》㊟〔毛氏《韻增》應為《增韻》倒置〕。
又,《集韻》:鄰知切,音離 —— 察視也。
义《字彙補》亦作䚕。
注解
〔䚕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見部。
〔䚕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lì、lu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麗、見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下反切郞計切頁碼第284頁,第5字續丁孫
䚕
求也。从見麗聲。讀若池。
附注段玉裁本作「求視也」,並注:「視字各本奪,今補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六反切婁惠反頁碼第718頁,第2行,第1字述
求也。從見麗聲。讀若池。
鍇注臣鍇曰:「鮑昭曰:『南䚕炎國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下反切郞計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1628頁,第1字許惟賢第713頁,第6字
求視也。
段注視字各本奪。今補。求視者,求素之視也。李善注《吳都賦》引《倉頡篇》曰:䚕,索視之皃也。亦作矖。
从見。麗聲。讀若池。
段注郞計切。十六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