覿
見部22画左右结构U+89BF
国语辞典解释
覿觌
dí详细解释
动
1.以礼相见。
《春秋 · 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八月丁丑,夫人姜氏入。戊寅,大夫宗妇觌,同币。”《论语 · 乡党》:“私觌,愉愉如也。”
2.见。
《易经 · 困卦 · 初六》:“入于幽谷,三岁不觌。”南朝梁 · 刘勰《文心雕龙 · 诔碑》:“论其人也,暧乎若可觌;道其哀也,凄焉如可伤:此其旨也。”
3.拜访、探视。
唐 · 王维《蓝田山石门精舍》诗:“笑谢桃源人,花红复来觌。”
外语翻译
- see; interview; be admitted to audience
- voir de face, visiter, regard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徒歷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亭歷切;《正韻》:杜歷切,𡘋音狄。《說文》:見也。《易・困卦》:三歲不覿。《春秋・莊二十四年》:大夫宗婦覿用幣。《公羊傳》:覿者何,見也。《禮・郊特牲》:不敢私覿。《周禮・秋官・司儀》〔註〕:私覿,私面也。《韻會小補》:於君謂之覿,於卿謂之面。覿面別,散文面亦爲覿。
又,《集韻》:他歷切,音逖。又,前歷切,音寂 —— 𡘋同「䚐」。詳前䚐字註。
又,《集韻》:徒谷切,音牘。陸雲〈贈顧驃騎〉詩:沈機響駭,幽明廣覿;和以同「人」,物歸時育。覿叶育。
义《集韻》或作䚍,亦作𧠫。
注解
〔覿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見部。
〔覿〕字拼音是dí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賣、見。
〔覿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í] ⑴ 见“觌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下反切徒歷切、徒谷切頁碼第285頁,第18字續丁孫
覿
見也。从見𧸇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