𡣬
女部18画左右结构U+218EC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於緣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縈緣切,𡘋音娟。《說文》:好也。一曰蛾眉貌。《鐘鼎文》:𡙷乃願字,加女爲𡣬,以二目斜視也。
义又,柔屈貌。司馬相如〈上林賦〉:柔撓𡣬𡣬。
又,《廣韻》:迂權切;《集韻》:紆權切,𡘋音潫 —— 義同。又,好也、蛾眉也。
又,《集韻》:縈元切,音淵 —— 𡣬𡣬,美容貌。
又,逶關切,音灣 —— 媚也。
又,於袁切,音鴛 —— 𡣬姍,美也。
注解
〔𡣬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女部。
〔𡣬〕字拼音是yu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女、𡙷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委員切頁碼第414頁,第7字續丁孫
嬽
異體𡣬
好也。从女𡚇聲。讀若蜀郡布名。
附注徐鍇注:「此今人所書娟字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於旋反頁碼第990頁,第7行,第2字述
好也。從女𡚇聲。讀若蜀郡布名。
鍇注臣鍇曰:「此今人所書娟字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委員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471頁,第1字許惟賢第1075頁,第1字
好也。
段注《上林賦》。柔嬈嬽嬽。郭樸曰:皆骨體耎弱長豔皃也。今《文選》譌作嫚嫚。《漢書》不誤。《史記》作嬛嬛,則是別本。按今人所用娟字當卽此。
从女。𡚇聲。
段注委員切。十四部。
讀若蜀郡布名。
段注按《糸部》𦄑,蜀白細布也。其字彗聲。以合韵得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