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疐的意思解释

疋部14画上下结构U+7590

疋部

14画

9画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FPLH

JBWNO

EDXI

40801

U+7590

12452512152134 横、竖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横、撇、捺

𧀶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zhì

基本解释

阻擋,限止。《説文•叀部》:“疐,礙不行也。”《廣韻•至韻》:“疐,頓也。”

牽絆;顛仆。也作“躓”。《爾雅•釋言》:“疐,仆也。”又“疐,跲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动词

1.绊倒。

狼跋其胡,载其尾。 《诗 · 豳风 · 狼跋》

跋前疐后(狼前进时会踩着下巴底下垂着的肉,后退又会被尾巴绊倒,比喻进退两难)

trip and fall;

2.停滞;阻碍 。

疐跋(困难);疐便(难易)

stop; hinder;

基本解释

用同“蒂”。瓜果的蒂部。引申為去掉瓜果的蒂。《爾雅•釋木》:“棗李曰疐之。” 《集韻•霽韻》:“疐,去本也。”

通“嚏”。打噴嚏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簡•封診式•厲》:“鼻腔壞,刺其鼻不疐。”。《説文•口部》:“嚔,悟解气也。”《玉篇•口部》:“嚔,噴鼻也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
zhì

详细解释

1.停滞、阻碍不前。

《说文解字 · 叀部》:“疐,碍不行也。”

2.踏住、踩到。

《诗经 · 豳风 · 狼跋》:“狼跋其胡,载疐其尾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zhì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跌倒;被绊倒。

狼跋其胡,载疐其尾(《诗经‧豳风‧狼跋》)。

2.《书》停滞、阻碍不前;指遭受挫折、失败。∥也作“躓”。

疐碍、滞疐、困疐、屡试屡疐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fall, stumble, falter; hindered
  • niederwerfen
  • prosterné, prostré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上 部首:疋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陟利切;《正韻》:支義切,𡘋音至 —— 頓也。說文》:礙不行也,人欲去而止之也。

又,頓也、跲也。爾雅・釋言》:疐,仆也。詩・豳風》:狼跋其胡,載疐其尾。【傳】疐,跲也。老狼有胡,進則躐其胡,退則跲其尾。【疏】退則跲其尾,謂卻頓而倒于尾上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都計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丁計切,𡘋與蔕同。爾雅・釋木》:棗李曰疐之。【疏】謂治棗、李,皆去其疐。疐者,柢也。禮・曲禮》:爲天子削瓜者副之,巾以絺;爲國君者華之,巾以綌;爲大夫累之,士疐之。【疏】疐謂脫華處。

注解

〔疐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上,康熙部首是疋部

〔疐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zhì、dì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󰓔、田、疋

〔疐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ì] ⑴ 阻擋,限止。《説文•叀部》:“疐,礙不行也。”《廣韻•至韻》:“疐,頓也。”⑵ 牽絆;顛仆。也作“躓”。《爾雅•釋言》:“疐,仆也。”又“疐,跲也。” [dì] ⑴ 用同“蒂”。瓜果的蒂部。引申為去掉瓜果的蒂。《爾雅•釋木》:“棗李曰疐之。” 《集韻•霽韻》:“疐,去本也。”⑵ 通“嚏”。打噴嚏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簡•封診式•厲》:“鼻腔壞,刺其鼻不疐。”。《説文•口部》:“嚔,悟解气也。”《玉篇•口部》:“嚔,噴鼻也。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下反切陟利切頁碼124頁,第12

𤴡

異體𨂬、疐

𤴡礙不行也。从叀,引而止之也。叀者,如叀馬之鼻。从冖。此與牽同意。

附注段玉裁本作「从冂,此與牽同意」。並注:「冂,各本無,今補。從冂者,象挽之使止;如牽字,冂象牛縻,可引之使行也。故曰此與牽同意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八反切陟利反頁碼322頁,第5行,第1

𤴡礙不行也。從叀,引而止之也。叀者如叀馬之鼻,從此與牽同意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冂所引也。《詩》:『載疐其尾。』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下反切陟利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634頁,第4許惟賢284頁,第5

𤴡礙不行也。

段注《釋言》云:疐,跲也。《豳風・毛傳》同。《足部》躓,跲也。跲,躓也。以《大學》懥亦作懫推之。則疐卽躓字。音義皆同。許不謂一字殊其義者,依字形爲之說也。如許說則《爾雅》、《毛傳》假疐爲躓。

从叀。引而止之也。叀者,如叀馬之鼻。

段注馬當作牛。牛鼻有桊。所以叀牛也。叀之義引伸讀同𦌾𦌾,綰也。有所牽掣之謂。楊雄《酒箴》曰:一旦叀礙。爲瓽所轠。謂汲井之缾略有牽絆。爲貯水大盆所擊碎也。字從叀者。如叀牛之鼻然。可使行亦可使止。故曰引而止之也。此說從叀之意。

从冂,此與牽同意。

段注冂各本無。今補。從冂者,象挽之使止。如牽字冂象牛縻可引之使行也。故曰此與牽同意。陟利切。古音在十一部。

詩曰:載疐其尾。

段注按《足部》引載躓其尾。必三家詩之異也。或同一《毛詩》而異字。如同一《周禮》故書,《儀禮》古文而或有異文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